国内医生对心率失常现有成熟诊疗技术使用不足 |
![]() |
第十五届世界心律失常大会17日在北京拉开帷幕。会议新闻发布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亚太地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中国心律失常患者约有两千万人,每年约54万人心脏性猝死。
亚太心律学会主席金英勋表示,房颤引起的卒中和心脏性猝死,威胁人的生命。由于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变化等因素,在亚洲,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一直在增长。
目前国内临床对于现有成熟诊疗技术使用不足。比如ICD治疗,这是一项成熟而有效的治疗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室性心律失常引发的猝死。
“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在心脏性猝死领域的预防治疗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张澍表示,由于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力量不够等多种原因,目前我国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和心脏再同步除颤器等较高端医疗技术的使用还很不足。
2014年,我国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安装数量仅为2000多例,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与每年54万人猝死的现状相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副主任委员黄从新教授则认为,我国心律失常领域的医疗技术及医疗器械自主创新还很有限。经过前期的努力,中国少数团队已能够紧跟国际前沿,不断引进最新理念和技术,但真正的自主创新仍非常少见。因此在未来可通过改变管理策略等多种形式,激励中国临床医生参与到各种医疗器械的研发中,促成创新发展。
专家呼吁,首先要通过媒体等各种途径普及知识,促进全民选择更科学的生活方式,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从源头上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次,要通过筛查等手段,尽早发现心律失常风险较高的患者,帮助他们提早预防;同时,要尽快找到能够在中国开展普及的适宜技术,积极鼓励中国医生自主研发自己的技术,让更多心律失常治疗技术、治疗器械实现国产化,扩大可及性。
医药网新闻
亚太心律学会主席金英勋表示,房颤引起的卒中和心脏性猝死,威胁人的生命。由于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变化等因素,在亚洲,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一直在增长。
目前国内临床对于现有成熟诊疗技术使用不足。比如ICD治疗,这是一项成熟而有效的治疗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室性心律失常引发的猝死。
“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在心脏性猝死领域的预防治疗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张澍表示,由于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力量不够等多种原因,目前我国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和心脏再同步除颤器等较高端医疗技术的使用还很不足。
2014年,我国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安装数量仅为2000多例,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与每年54万人猝死的现状相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副主任委员黄从新教授则认为,我国心律失常领域的医疗技术及医疗器械自主创新还很有限。经过前期的努力,中国少数团队已能够紧跟国际前沿,不断引进最新理念和技术,但真正的自主创新仍非常少见。因此在未来可通过改变管理策略等多种形式,激励中国临床医生参与到各种医疗器械的研发中,促成创新发展。
专家呼吁,首先要通过媒体等各种途径普及知识,促进全民选择更科学的生活方式,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从源头上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次,要通过筛查等手段,尽早发现心律失常风险较高的患者,帮助他们提早预防;同时,要尽快找到能够在中国开展普及的适宜技术,积极鼓励中国医生自主研发自己的技术,让更多心律失常治疗技术、治疗器械实现国产化,扩大可及性。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我国中药饮片标注保质期自8月1日起实施 (2025-07-31)
- 河北对于进一步欠缺公立医疗机构特需医疗服务治理的关照 (2025-07-30)
- 江苏对于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公示 (2025-07-30)
- 两部分结合部署增强养老服务举措措施规划布局体例任务 (2025-07-29)
- 三部分宣布药用类麻醉 药品和精力药品目次的布告 (2025-07-29)
- 2025年1 (2025-07-28)
- 四年多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2025-07-25)
- 国新办宣布汇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医保改造 (2025-07-25)
- 中国残联:今朝全国已完工残疾人服务举措措施4614个 (2025-07-23)
- 全国持社保卡人数达13.9亿人 笼罩98.9%生齿 (2025-07-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