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最缺怎样的人才? |
![]() |
“基因行业实际上包括了三类人才:第一种是BT人才,也就是做实验的;第二种是IT人才,即做生物信息的;第三种是遗传咨询人才,即做医学诊断的。目前市场上最缺的是生物+IT人才。”华大基因总裁尹烨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无污染、高附加值、巨量社会需求……贴上这些标签的“精准医疗”毋庸置疑被业界预计为下一个20年中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在前几年已经布局的迪安诊断、华大基因、达安基因等巨头企业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这个行业的领头羊,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的努力方向和技术水平代表了中国这个产业未来的趋势。
拓宽产业上下游的业务发展成为了多数的战略选择,的确,精准治疗的每一环,从检测到确诊、治疗、用药,每一个环节想象空间都巨大。
“我相信每个公司战略的推出只有适合不适合的问题,包括我们现在也在布局产业链上下游的基金,其中也有轻重缓急,而我们目前最适合向哪个方向去侧重,也涉及我们有没有合适的团队。”迪安诊断董事长陈海斌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陈海斌告知记者,在下一个十年,迪安诊断将会主力布局诊断一体化业务:检验病理加影像,在这其中,如何找到优质的病理人才成为了关键。
“中国现在大约有1万的病理医生,还缺10万,这就是现状。”陈海斌告诉记者,在国外,检验检测只是病理学的一个分支,在确诊病情时可以做到一个器官对应一个学科,这样的精准治疗就可以落地。“而在中国,往往是一个病理医生什么病都看,差距非常大,这就没办法精准。现在我们正在培养病理学的专科医生,迪安缺,市场更缺。”
而对于华大来说,他们的重点则放在了数据分析。
生物加IT落地到具体的职业,在尹烨看来最紧急的是找到遗传咨询的人才,也就是为基因检测的客户解读基因的密码。
“遗传咨询这个行业在美国已有很多年,但中国这个行业还不存在:因为人社部要求达到5000人才能设置一个职业。遗传咨询之所以难,是因为这个职业既需要懂基因,更需要懂临床。如果临床经验很强的人才倒过来学基因可能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尹烨表示。(生物谷Bioon.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