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价改持续发力 4万亿元市场待深耕 |
![]() |
医药网10月20日讯 记者了解到,未来5年,医药工业仍有望保持10%以上的“超速”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最具爆发力。
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明确,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文件指出,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市场调节价政策。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对此,中信证券分析认为,加快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市场调节价,有利于民营医疗机构针对不同层次市场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盈利能力。而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尤其是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仿制药的品质提升、创新研发等,对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长期利好。
国开证券证券投资部执行董事吴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价改将促进医疗领域价格有升有降,比如提高医疗服务人员费用、服务运营费用,降低药材、耗材的费用,使收费结构更趋合理。
据记者了解,药品价格改革文件已经落地。7部委联合制定的《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于今年5月份正式下发。自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对此,银河证券发布报告称,取消药品定价,是破除计划经济价格管制的重要一步。药品市场价格行程中,由于医保基金是药品费用的主要支付者,会加大医保话语权,参与医保控费的PBM企业将直接受益。
中国市场调研网最新发布的《中国医药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年-2020年)》认为,根据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16%的增长目标测算,医药行业未来3年-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在15%左右。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统计快报显示,2014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53.16亿元。《证券日报》记者据此测算,到2020年,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有消息称,工信部要求,拟于今年编制完成的《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确定为实现重点突破的领域。
未来医药工业发展重点,尤其是十三五期间,吴琪认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制造领域提高国产化率、提升技术含量方面下工夫。二是随着生物技术及基因组学等基础学科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利用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治疗疾病的新领域,生物医药的迅猛发展就是这个新潮流的一个具体体现。但我国目前还缺乏一个完整的产业机制,研究成果的转化、资金的配套等都处于比较初级的状态,这些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三是在药品零售、医院运营、疾病数据采集等方面加强推进信息化管理,产业信息化与提高营运效率以及医药服务水平密切相关。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发布的数据统计发现,医药工业近十年来一直处于超速发展状态。从总量上看,规模以上企业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2013年突破2万亿元,四年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2355.61亿元,同比增长8.91%,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7.51个百分点。从发展增速来看,2013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2014年是12.5%,今年上半年是9.9%。今年上半年的增速虽然是十年来首次回落至个位数,但较今年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3%)仍高出了3.6个百分点,是全行业工业增速中最高的。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吴海东表示,目前医药行业经济运行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医药企业需要换档不失速,也需要直面所遇到的挑战。
医药网新闻
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明确,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文件指出,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市场调节价政策。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对此,中信证券分析认为,加快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市场调节价,有利于民营医疗机构针对不同层次市场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盈利能力。而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尤其是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仿制药的品质提升、创新研发等,对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长期利好。
国开证券证券投资部执行董事吴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价改将促进医疗领域价格有升有降,比如提高医疗服务人员费用、服务运营费用,降低药材、耗材的费用,使收费结构更趋合理。
据记者了解,药品价格改革文件已经落地。7部委联合制定的《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于今年5月份正式下发。自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对此,银河证券发布报告称,取消药品定价,是破除计划经济价格管制的重要一步。药品市场价格行程中,由于医保基金是药品费用的主要支付者,会加大医保话语权,参与医保控费的PBM企业将直接受益。
中国市场调研网最新发布的《中国医药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年-2020年)》认为,根据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16%的增长目标测算,医药行业未来3年-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在15%左右。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统计快报显示,2014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53.16亿元。《证券日报》记者据此测算,到2020年,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有消息称,工信部要求,拟于今年编制完成的《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确定为实现重点突破的领域。
未来医药工业发展重点,尤其是十三五期间,吴琪认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制造领域提高国产化率、提升技术含量方面下工夫。二是随着生物技术及基因组学等基础学科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利用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治疗疾病的新领域,生物医药的迅猛发展就是这个新潮流的一个具体体现。但我国目前还缺乏一个完整的产业机制,研究成果的转化、资金的配套等都处于比较初级的状态,这些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三是在药品零售、医院运营、疾病数据采集等方面加强推进信息化管理,产业信息化与提高营运效率以及医药服务水平密切相关。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发布的数据统计发现,医药工业近十年来一直处于超速发展状态。从总量上看,规模以上企业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2013年突破2万亿元,四年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2355.61亿元,同比增长8.91%,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7.51个百分点。从发展增速来看,2013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2014年是12.5%,今年上半年是9.9%。今年上半年的增速虽然是十年来首次回落至个位数,但较今年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3%)仍高出了3.6个百分点,是全行业工业增速中最高的。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吴海东表示,目前医药行业经济运行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医药企业需要换档不失速,也需要直面所遇到的挑战。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