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药、高药费”怪象背后的逻辑 |
![]() |
医药网11月10日讯 “看感冒动辄千八百元”。生活中,这样的抱怨并不少见,看病贵的印象深深刻在了百姓的头脑中。
价格监管部门同样注意到了百姓的感受。此前,我国的医疗价格执行的是:政府在医保范围内药品施行最高零售限价管理机制;医保范围外,则由市场定价。
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说:“之前对医保目录内的药品施行政府最高零售限价的管理,主要目的是抑制药品价格过度上涨。临床常用的药品,根据生产成本,制定一个相对合理较低的价格。比如复合维生素B,一般零售价格在3块每瓶,每瓶100片。包括治感冒的抗生素,道理基本相似。”
有了政府价格监管,为何百姓的感受却大相径庭呢?“百姓最终付出的药价由‘生产成本、医院处方和支付报销机制’共同组成。”宋大才指出,“治疗一种疾病的药品有很多可选择。有国产的、进口的、价格高的、价格低的。具体用什么药,目前更多由医院医生决定。所以药品费用高低,和用药结构和诊疗行为有关,用高价药还是低价药。”
中标价低导致药厂停供
事实上,低价药市场竞争充分:以维生素B1为例,全国有超过120家药厂生产。但低价药问题随之而来:一方面,有国家最高零售价管控;另一方面,医院招标通常是价低者中标,导致药价一低再低。
因此,市场出现了药厂“中标不供药”的现象:有时低价药供应不足,要到“线下”用更高价采购;或是采购更贵的替代药。宋大才说:“中标价格比生产成本还低。影响企业积极性,有企业中标后由于亏损,不愿意供应。比如抗感染的青霉素,价格不到一块钱,但同样治疗感染的头孢就几十块钱,差很多。”
国家专门出台“低价药政策”
同样饱受百姓诟病的还有医疗机构的“以药养医”。针对医院“多开药、开贵药”倾向,2014年国家专门出台“低价药政策”:规定日均用药费用标准“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可由生产者自行定价”,提高药厂生产积极性,保障临床供应。
宋大才说:“出台低价药政策一方面是鼓励企业恢复低价药供应,另外国家也有政策鼓励医院多使用低价药。比如不同等级的医院使用低价药要达到一定水平。”
招标采购和医保控费引导药价合理形成
今年6月开始,国家进一步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限价。“‘取消限价’不等于‘放任不管’。”宋大才指出:“实际上,主管部门通过药品的招标采购机制和医保的控费作用,引导价格的合理形成。价格主管部门也在加强市场巡查,对不正当价格行为依法查处。”
影响药物价格因素复杂,国家一系列政策调整,势必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产生影响。经过这样的改革、调整,能否保持药价稳定,最终让百姓“放心药”、“便宜药”?明天请继续收听《医药价格改革》调研下篇:“医院-药厂-药交所”三级联动,药改“松绑”后的重庆样本。
医药网新闻
价格监管部门同样注意到了百姓的感受。此前,我国的医疗价格执行的是:政府在医保范围内药品施行最高零售限价管理机制;医保范围外,则由市场定价。
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说:“之前对医保目录内的药品施行政府最高零售限价的管理,主要目的是抑制药品价格过度上涨。临床常用的药品,根据生产成本,制定一个相对合理较低的价格。比如复合维生素B,一般零售价格在3块每瓶,每瓶100片。包括治感冒的抗生素,道理基本相似。”
有了政府价格监管,为何百姓的感受却大相径庭呢?“百姓最终付出的药价由‘生产成本、医院处方和支付报销机制’共同组成。”宋大才指出,“治疗一种疾病的药品有很多可选择。有国产的、进口的、价格高的、价格低的。具体用什么药,目前更多由医院医生决定。所以药品费用高低,和用药结构和诊疗行为有关,用高价药还是低价药。”
中标价低导致药厂停供
事实上,低价药市场竞争充分:以维生素B1为例,全国有超过120家药厂生产。但低价药问题随之而来:一方面,有国家最高零售价管控;另一方面,医院招标通常是价低者中标,导致药价一低再低。
因此,市场出现了药厂“中标不供药”的现象:有时低价药供应不足,要到“线下”用更高价采购;或是采购更贵的替代药。宋大才说:“中标价格比生产成本还低。影响企业积极性,有企业中标后由于亏损,不愿意供应。比如抗感染的青霉素,价格不到一块钱,但同样治疗感染的头孢就几十块钱,差很多。”
国家专门出台“低价药政策”
同样饱受百姓诟病的还有医疗机构的“以药养医”。针对医院“多开药、开贵药”倾向,2014年国家专门出台“低价药政策”:规定日均用药费用标准“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可由生产者自行定价”,提高药厂生产积极性,保障临床供应。
宋大才说:“出台低价药政策一方面是鼓励企业恢复低价药供应,另外国家也有政策鼓励医院多使用低价药。比如不同等级的医院使用低价药要达到一定水平。”
招标采购和医保控费引导药价合理形成
今年6月开始,国家进一步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限价。“‘取消限价’不等于‘放任不管’。”宋大才指出:“实际上,主管部门通过药品的招标采购机制和医保的控费作用,引导价格的合理形成。价格主管部门也在加强市场巡查,对不正当价格行为依法查处。”
影响药物价格因素复杂,国家一系列政策调整,势必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产生影响。经过这样的改革、调整,能否保持药价稳定,最终让百姓“放心药”、“便宜药”?明天请继续收听《医药价格改革》调研下篇:“医院-药厂-药交所”三级联动,药改“松绑”后的重庆样本。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我国中药饮片标注保质期自8月1日起实施 (2025-07-31)
- 河北对于进一步欠缺公立医疗机构特需医疗服务治理的关照 (2025-07-30)
- 江苏对于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公示 (2025-07-30)
- 两部分结合部署增强养老服务举措措施规划布局体例任务 (2025-07-29)
- 三部分宣布药用类麻醉 药品和精力药品目次的布告 (2025-07-29)
- 2025年1 (2025-07-28)
- 四年多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2025-07-25)
- 国新办宣布汇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医保改造 (2025-07-25)
- 中国残联:今朝全国已完工残疾人服务举措措施4614个 (2025-07-23)
- 全国持社保卡人数达13.9亿人 笼罩98.9%生齿 (2025-07-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