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安好医生: 重拾抚慰人心的和谐医患 |
![]() |
家住常州,36岁的王先生是一个互联网O2O行业的创业者,今年4月份,他担任创始人的公司完成了A轮融资, 业务进入高速扩张期,废寝忘食投入工作的他常常感到胸闷及头晕,进而开始头痛、恶心,整夜整夜的失眠,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处于创业冲刺期的王先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医院排队看门诊,于是他使用移动问诊手机应用----“平安好医生”进行在线咨询。在“平安好医生”医学团队心内科顾晓燕医生的建议下,王先生去常州的医院,做了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头颅CT、胃镜等检查,排除了心脑疾病、肠胃疾病、胸内疾病等各种可能,一切检查报告显示正常。
难道是得了什么棘手的疑难杂症?王先生因为自己扑朔迷离的“病情“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沮丧,在仔细阅读了他所有的检查报告,并分析了出现的症状,查阅了相关资料后,顾晓燕医生初步判断王先生患上了一种叫”焦虑症“的神经类疾病。
在顾晓燕医生的安排下,王先生在上海的三甲医院看了专家门诊,被确诊为焦虑症。在康复过程中,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王先生也定期登录“平安好医生“手机应用,接受顾晓燕医生的心理放松治疗,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为了无话不谈的老朋友。进入11月,王先生焦虑症的症状彻底消失,他特地买了一幅锦旗,上书“大医精诚,杏林春暖”八个大字,寄到了上海徐汇平安好医生的职场,送给这位未曾谋面,却亲似近邻的家庭医生。
“平安好医生”相关人士指出,类似顾晓燕医生和王先生的医患故事每天都在“平安好医生”医学咨询平台上发生着,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最优质医疗资源的集中地,公立三甲医院由于承担着繁重的门诊任务,医患交流均以效率为前提,导致“抚慰人心”这一医生工作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缺失,也成为医患关系紧张对立的根源之一。而诸如“平安好医生“这样,拥有优质医生资源的移动医疗平台通过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健康信息咨询及后续服务,使构建彼此信赖,和谐融洽的新型医患关系成为可能。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19世纪美国医生特鲁多的行医座右铭正随着中国移动医疗浪潮的兴盛,穿越百年的时光,在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医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 相关报道
-
- 中疾控发布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2025-04-30)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健康防线从娃娃抓起 (2025-04-23)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何为钙化?医生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025-02-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