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空心胶囊使用量2千亿粒 保健品系大用户 |
![]() |
医药网11月18日讯 在中国,每年空心胶囊的使用量达2000亿粒,人均使用量超过150粒/年,除了药品,日常保健品也是胶囊的大用户。
在“毒胶囊”事件之后,这个行业发生飞速变化。“过去,家庭作坊式生产占据胶囊生产70%的市场份额,现在,行业内前5名企业已经可以占据50%的市场了,而且行业正在不断集中。”江苏力凡胶囊有限公司(下称“力凡胶囊”)总经理曹胜辉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市场集中,但依靠价格竞争的胶囊格局仍未改变,“胶囊作为主要辅料,当药企成本承受压力后,自然而然地想到在这方面下功夫。”
“毒胶囊”之后,行业到底应该往哪里走?
低价“围城”待破
“毒胶囊”,于2012年被央视曝光,当时一些企业使用已加工皮革的下脚料作为明胶原料制作胶囊。由于工业皮革通常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加工,因此,这些皮革下脚料制成的胶囊往往出现铬超标的情况,事件一度惊动卫生部及公安机关。
三年后,曹胜辉作为行业亲历者表示,“毒胶囊事件之后,行业内的小作坊少了很多,但仍然不能完全遏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胶囊用药以普药为主,医药招标的政策让普药价格不断降低,作为主要辅料,胶囊也经常作为压低成本的对象。”以市面上一盒7元的阿莫西林(24粒装)为例,每一颗胶囊的成本约0.015元,可以占到整个辅料成本的30%~40%。而药用、食用以及工业三种不同类别的明胶,价格分别为5万元/吨、2万~3万元/吨以及1万元/吨,价格相差很大。
其实,“毒胶囊”至今还不时见诸报端,2014年,浙江宁海检察院通报了一起非法生产“毒胶囊”的案件,短短5个月,对外出售高达9000万粒。今年初,“毒胶囊”又重现,济南警方捣毁了6处涉嫌制售假药窝点、查扣500余万粒重金属铬量超标40倍以上的“毒胶囊”。
“中国医药重复建设,同类产品拼价格的情况只会让行业又走进死胡同。”曹胜辉认为。力凡胶囊最近就投产了投资达6000万元的高端胶囊车间,希望走高端路线。与该公司类似,尔康制药(300267.SZ)控股子公司湘药制药今年也披露,投资4180万元建设了年产84亿粒淀粉胶囊制剂车间的项目,并将淀粉植物胶囊产品运用到阿莫西林胶囊的生产。据了解,目前高端胶囊主要指肠溶胶囊、植物源胶囊,价格通常是普通胶囊的2倍及3倍。
山东赫尔希胶囊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晨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毒胶囊”事件之后,市场开始关注植物源胶囊的产品,原因是安全性高,不会出现疯牛病、口蹄疫等问题。不过他也坦言,因为价格较高,可能药品行业比较难接受。
这种高端化的做法,未能打破行业低价竞争的格局。“这种植物源胶囊,至今还没有进入2015年《中国药典》,因此也没法获得注册批件,目前只有生产许可,所以只能供应到国外市场或者国内的保健品市场。厂家也不敢盲目去做,整体生产量还是很低。”董晨曦说。以欧美市场为例,目前以淀粉、纤维素的植物源性胶囊的需求开始显现,全球需求量的年均增速达40%。
曹胜辉认为,国内的胶囊市场发展至今,应该考虑从量到质的改变。
医药网新闻
在“毒胶囊”事件之后,这个行业发生飞速变化。“过去,家庭作坊式生产占据胶囊生产70%的市场份额,现在,行业内前5名企业已经可以占据50%的市场了,而且行业正在不断集中。”江苏力凡胶囊有限公司(下称“力凡胶囊”)总经理曹胜辉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市场集中,但依靠价格竞争的胶囊格局仍未改变,“胶囊作为主要辅料,当药企成本承受压力后,自然而然地想到在这方面下功夫。”
“毒胶囊”之后,行业到底应该往哪里走?
低价“围城”待破
“毒胶囊”,于2012年被央视曝光,当时一些企业使用已加工皮革的下脚料作为明胶原料制作胶囊。由于工业皮革通常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加工,因此,这些皮革下脚料制成的胶囊往往出现铬超标的情况,事件一度惊动卫生部及公安机关。
三年后,曹胜辉作为行业亲历者表示,“毒胶囊事件之后,行业内的小作坊少了很多,但仍然不能完全遏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胶囊用药以普药为主,医药招标的政策让普药价格不断降低,作为主要辅料,胶囊也经常作为压低成本的对象。”以市面上一盒7元的阿莫西林(24粒装)为例,每一颗胶囊的成本约0.015元,可以占到整个辅料成本的30%~40%。而药用、食用以及工业三种不同类别的明胶,价格分别为5万元/吨、2万~3万元/吨以及1万元/吨,价格相差很大。
其实,“毒胶囊”至今还不时见诸报端,2014年,浙江宁海检察院通报了一起非法生产“毒胶囊”的案件,短短5个月,对外出售高达9000万粒。今年初,“毒胶囊”又重现,济南警方捣毁了6处涉嫌制售假药窝点、查扣500余万粒重金属铬量超标40倍以上的“毒胶囊”。
“中国医药重复建设,同类产品拼价格的情况只会让行业又走进死胡同。”曹胜辉认为。力凡胶囊最近就投产了投资达6000万元的高端胶囊车间,希望走高端路线。与该公司类似,尔康制药(300267.SZ)控股子公司湘药制药今年也披露,投资4180万元建设了年产84亿粒淀粉胶囊制剂车间的项目,并将淀粉植物胶囊产品运用到阿莫西林胶囊的生产。据了解,目前高端胶囊主要指肠溶胶囊、植物源胶囊,价格通常是普通胶囊的2倍及3倍。
山东赫尔希胶囊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晨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毒胶囊”事件之后,市场开始关注植物源胶囊的产品,原因是安全性高,不会出现疯牛病、口蹄疫等问题。不过他也坦言,因为价格较高,可能药品行业比较难接受。
这种高端化的做法,未能打破行业低价竞争的格局。“这种植物源胶囊,至今还没有进入2015年《中国药典》,因此也没法获得注册批件,目前只有生产许可,所以只能供应到国外市场或者国内的保健品市场。厂家也不敢盲目去做,整体生产量还是很低。”董晨曦说。以欧美市场为例,目前以淀粉、纤维素的植物源性胶囊的需求开始显现,全球需求量的年均增速达40%。
曹胜辉认为,国内的胶囊市场发展至今,应该考虑从量到质的改变。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强化网络贩卖监管、保证"大众用械平安 (2025-04-29)
- 欠缺药品平安义务系统漫谈会在京召开 (2025-04-28)
- 《中药新药研发用临床需求清单(第二批)》宣布 (2025-04-28)
- 第十批国度集采药品价钱落地青海 62种药品均匀贬价超60% (2025-04-28)
- 江西首批男性出口九价HPV疫苗在南昌开打 (2025-04-28)
- 新版国度卫生监视抽查筹划宣布 初次明白袭击网络“医托” (2025-04-27)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度儿童医学中间科普疫苗接种症结五问 (2025-04-25)
- 七部分:到2027年,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取得紧张停顿 (2025-04-25)
- 北京展开“预住院”用度医保付出试点任务 (2025-04-2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