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用药面临调整 特色中成药迎先机 |
![]() |
医药网11月19日讯 近日,华西医院新药申报不接收中成药的消息引起业界广泛热议,很多人感叹中成药的寒冬将至。虽然华西医院通过媒体表明拒绝中成药是误读,但人们对此话题的热议并没有停止。在当前的医药环境下,压缩药品使用数量以及压低价格是大势所趋。尤其是今年,国家对医院药占比提出了严格要求,医院在药品使用上会更加谨慎。
在业界看来,虽然中成药使用受到了一定限制,但在西药主导的医院市场,相比西药残酷的竞争,多为独家品种的中成药仍有较好的利润空间。而且,降低药占比的核心应该是控制药物滥用以及不合理用药,而医院使用量较大的中成药疗效一般较为确切,并不是管控的重心。此外,在国家鼓励中医药发展的政策环境下,中成药前景依旧广阔。
控量控价双重影响
华西医院新药申报拒增国药准字号以“Z”开头的中成药(单一成份含量占总提取物85%以上的注射剂除外)进入医院的消息引起业界不小的震动。在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战彪看来,出台这样的规定可能基于几个理由:一是现有的中药产品足够好;二是现有的中药产品足够用;三是肿瘤用药需要立竿见影。虽然华西医院表示并非不用中成药,但一些企业人士感慨,临床用药仍是当前药品使用的主要渠道,如果像华西医院这样有影响力的医院照此推行,势必会起到示范作用,可能令中医药发展变得更加艰难。
对于这样的情况,曾在多家大型药企担任销售总监的福建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穆炜告诉记者:“当前90%医生都是西医,虽然国家倡导使用中药,不过由于中西医治疗理念和思维差距大,西医对中医药天生就会抗拒。”
据悉,当前中成药在大医院的推广可以说举步维艰。罗战彪表示,很多省份限制中成药目录数量,很多优质中成药连门槛都进不去。就算进入医院的中成药又被限制使用数量和降价,以致很难发展做大。最现实的问题是,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大医院没有配备足够的中医,就算有中医也没有足够的地位。他坦言:“中医药就是一个‘跑龙套’的配角。”
据记者了解,在新一轮药品招标采购中,一些省份的采购目录中确实大幅度压缩了中成药的数量。福建公布的药品招标采购目录显示,中成药品种数减少933种,而上版中成药有1853个品种,一半多的中成药品种将无缘福建公立医院市场。湖北则要求,拥有500~800个床位的医院,中成药品规数≤200个;拥有800个床位以上的医院,中成药品规数≤300 个。
一些省份也提出将限制中成药的价格。近日,甘肃省出台的《2016年度甘肃省公立医院中成药集中采购实施方案》指出,将取“省级中标价、现行采购价”的低值作为价格控制限,参考辖区内零售药店价,按从低原则执行,就低不就高。
在此情况下,中成药医院用药市场势必受到一定冲击,企业也面临更大的压力。罗战彪预判:“中成药在医院的市场份额和占比将会逐步下降,同时由于控量和控价的双重影响,势必让中成药的门槛竞争更加激烈,随着中成药价格的不断降低,也将削弱中药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影响中成药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服务。”
中成药前景被看好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一些业内人士担忧,医院为了降低药占比会向中成药开刀。
不过,记者通过采访得知,中药企业对此并不担忧。穆炜认为:“对于医院,降低药占比是大方向。不过在医院中,西医药占主导,中成药占药品比例很小。所以控制药占比的主方向是控制西药,而且通过招标降价本身就能降低药占比。其次,对于医生来说,中成药利润空间相对较大,医生处方更有源动力。”
罗战彪对此表示赞同,“中成药在绝大多数综合性医院用药结构中占比并不大,就算在医院使用量较大的中成药,因疗效确切,质量有保证,缺少控制使用的理由。其次,降低药占比不外乎要缓解‘看病贵’的问题,该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加大力度解决药物滥用、不合理用药和不合理检查等医改顽疾。”
虽然中成药发展目前陷入一定的困境,但未来的发展前景仍被看好。穆炜表示:“在中国,西药大多是仿制药,有多家企业生产,竞争十分激烈。而且国家招标的核心是最低价中标,价格过低则很难组建营销队伍,医生使用积极性也不高。而中成药未来的发展还是很有潜力,由于配方独特,中成药多是独家品种,利润空间较大。虽然今年的药价改革方案指出独家品种将进行价格谈判以及招标不断降价,独家品种价格下行压力越发明显,但相较于西药大幅度的降价,中药独家品种的降价幅度并不会过大。”
在国家鼓励政策支撑下,一些创新型特色中成药将迎来发展先机。“从医院处方药看,将利好中药专利药,如抗肿瘤药物、儿童药、竞争不激烈的稀缺专利药、门槛高的高端药、专科用药等。此外,中药注射剂由于被曝出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对于将药品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的医院和医生来说,口服药将成为首选。” 穆炜如是说到。
医药网新闻
在业界看来,虽然中成药使用受到了一定限制,但在西药主导的医院市场,相比西药残酷的竞争,多为独家品种的中成药仍有较好的利润空间。而且,降低药占比的核心应该是控制药物滥用以及不合理用药,而医院使用量较大的中成药疗效一般较为确切,并不是管控的重心。此外,在国家鼓励中医药发展的政策环境下,中成药前景依旧广阔。
控量控价双重影响
华西医院新药申报拒增国药准字号以“Z”开头的中成药(单一成份含量占总提取物85%以上的注射剂除外)进入医院的消息引起业界不小的震动。在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战彪看来,出台这样的规定可能基于几个理由:一是现有的中药产品足够好;二是现有的中药产品足够用;三是肿瘤用药需要立竿见影。虽然华西医院表示并非不用中成药,但一些企业人士感慨,临床用药仍是当前药品使用的主要渠道,如果像华西医院这样有影响力的医院照此推行,势必会起到示范作用,可能令中医药发展变得更加艰难。
对于这样的情况,曾在多家大型药企担任销售总监的福建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穆炜告诉记者:“当前90%医生都是西医,虽然国家倡导使用中药,不过由于中西医治疗理念和思维差距大,西医对中医药天生就会抗拒。”
据悉,当前中成药在大医院的推广可以说举步维艰。罗战彪表示,很多省份限制中成药目录数量,很多优质中成药连门槛都进不去。就算进入医院的中成药又被限制使用数量和降价,以致很难发展做大。最现实的问题是,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大医院没有配备足够的中医,就算有中医也没有足够的地位。他坦言:“中医药就是一个‘跑龙套’的配角。”
据记者了解,在新一轮药品招标采购中,一些省份的采购目录中确实大幅度压缩了中成药的数量。福建公布的药品招标采购目录显示,中成药品种数减少933种,而上版中成药有1853个品种,一半多的中成药品种将无缘福建公立医院市场。湖北则要求,拥有500~800个床位的医院,中成药品规数≤200个;拥有800个床位以上的医院,中成药品规数≤300 个。
一些省份也提出将限制中成药的价格。近日,甘肃省出台的《2016年度甘肃省公立医院中成药集中采购实施方案》指出,将取“省级中标价、现行采购价”的低值作为价格控制限,参考辖区内零售药店价,按从低原则执行,就低不就高。
在此情况下,中成药医院用药市场势必受到一定冲击,企业也面临更大的压力。罗战彪预判:“中成药在医院的市场份额和占比将会逐步下降,同时由于控量和控价的双重影响,势必让中成药的门槛竞争更加激烈,随着中成药价格的不断降低,也将削弱中药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影响中成药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服务。”
中成药前景被看好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一些业内人士担忧,医院为了降低药占比会向中成药开刀。
不过,记者通过采访得知,中药企业对此并不担忧。穆炜认为:“对于医院,降低药占比是大方向。不过在医院中,西医药占主导,中成药占药品比例很小。所以控制药占比的主方向是控制西药,而且通过招标降价本身就能降低药占比。其次,对于医生来说,中成药利润空间相对较大,医生处方更有源动力。”
罗战彪对此表示赞同,“中成药在绝大多数综合性医院用药结构中占比并不大,就算在医院使用量较大的中成药,因疗效确切,质量有保证,缺少控制使用的理由。其次,降低药占比不外乎要缓解‘看病贵’的问题,该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加大力度解决药物滥用、不合理用药和不合理检查等医改顽疾。”
虽然中成药发展目前陷入一定的困境,但未来的发展前景仍被看好。穆炜表示:“在中国,西药大多是仿制药,有多家企业生产,竞争十分激烈。而且国家招标的核心是最低价中标,价格过低则很难组建营销队伍,医生使用积极性也不高。而中成药未来的发展还是很有潜力,由于配方独特,中成药多是独家品种,利润空间较大。虽然今年的药价改革方案指出独家品种将进行价格谈判以及招标不断降价,独家品种价格下行压力越发明显,但相较于西药大幅度的降价,中药独家品种的降价幅度并不会过大。”
在国家鼓励政策支撑下,一些创新型特色中成药将迎来发展先机。“从医院处方药看,将利好中药专利药,如抗肿瘤药物、儿童药、竞争不激烈的稀缺专利药、门槛高的高端药、专科用药等。此外,中药注射剂由于被曝出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对于将药品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的医院和医生来说,口服药将成为首选。” 穆炜如是说到。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