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在即,高端医疗器械或将得到更大扶持 |
![]() |
医药网2月25日讯 今年“两会”将分别在3月3日和3月5日开幕,作为热点政策集中释放阶段,“两会”期间大量投资热点将涌现。结合过去十几年来“两会”关注点来看,医疗领域作为“两会”的“常青板块”值得关注。今年“两会”恰逢“十三五”规划开局,针对医药工业与医疗卫生领域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高端医疗器械被列为未来5年重点突破领域之一,受此影响,高端医疗器械投资前景值得期待。
国内医疗器械发展: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成隐忧
医疗器械是指在医疗领域作用于人体的物品,主要包含仪器、设备、器具、材料、体外诊断剂及其校准物等。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与领先企业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2556亿元,约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7%,排名第三。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我国在全球排名第一。
不过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我国医疗机构以来进口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核磁共振、CT、MI等高性能产品则大都来自进口,进口品牌占据了我国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7成。
由于中高端医疗器械发展不平衡,国内医疗器械厂商收入规模不甚理想。目前1.5万余家医疗器械厂商中,年收入规模超亿元的仅300余家,高达90%的企业收入规模仅在1000到2000万元之间。
医疗器械政策环境解读
梳理发现,2015年,针对国产医疗设备的转型升级,政策方一共下发18部文件,国家政策正高度关注医疗器械发展。
我国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明确了国产医疗器械向高端领域进军的发展方向;
《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该规划将成为今后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医疗健康领域相关行业及公司或迎来快速发展良机。其中,医疗器械行业将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明显受益者;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构建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新体系,预计大型影像设备、高值医疗耗材等高性能医疗器械将成为未来政策扶持重点。
医疗器械前景与投资趋势分析
在政策力挺下,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资本市场将快速进入高端医疗器械领域,预计在终端掌控能力强、技术创新水准高与售后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将获得资本市场青睐。
其中,在模式、渠道与销售能力等基础层面布局良好的企业,值得资本市场留意;医疗器械行业技术门槛与壁垒极高,核心技术将迅速推动产品打开市场;互联网时代,智能家居、智能养老新概念层出不穷,颠覆了以往医疗器械行业单一的销售模式,企业需要有更人性化的服务与售后环节,以加强与用户互动,并提供后续增值服务。
医药网新闻
国内医疗器械发展: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成隐忧
医疗器械是指在医疗领域作用于人体的物品,主要包含仪器、设备、器具、材料、体外诊断剂及其校准物等。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与领先企业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2556亿元,约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7%,排名第三。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我国在全球排名第一。
不过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我国医疗机构以来进口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核磁共振、CT、MI等高性能产品则大都来自进口,进口品牌占据了我国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7成。
由于中高端医疗器械发展不平衡,国内医疗器械厂商收入规模不甚理想。目前1.5万余家医疗器械厂商中,年收入规模超亿元的仅300余家,高达90%的企业收入规模仅在1000到2000万元之间。
医疗器械政策环境解读
梳理发现,2015年,针对国产医疗设备的转型升级,政策方一共下发18部文件,国家政策正高度关注医疗器械发展。
我国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明确了国产医疗器械向高端领域进军的发展方向;
《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该规划将成为今后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医疗健康领域相关行业及公司或迎来快速发展良机。其中,医疗器械行业将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明显受益者;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构建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新体系,预计大型影像设备、高值医疗耗材等高性能医疗器械将成为未来政策扶持重点。
医疗器械前景与投资趋势分析
在政策力挺下,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资本市场将快速进入高端医疗器械领域,预计在终端掌控能力强、技术创新水准高与售后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将获得资本市场青睐。
其中,在模式、渠道与销售能力等基础层面布局良好的企业,值得资本市场留意;医疗器械行业技术门槛与壁垒极高,核心技术将迅速推动产品打开市场;互联网时代,智能家居、智能养老新概念层出不穷,颠覆了以往医疗器械行业单一的销售模式,企业需要有更人性化的服务与售后环节,以加强与用户互动,并提供后续增值服务。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