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计委:社区与大医院药品目录最快3月底统一 |
![]() |
医药网2月26日讯 市卫计委2月25日召开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最快下月底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三级医院药品目录将实现统一,市民社区抓药将不再难。
社区看病
药品将多渠道配送
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介绍,目前,很多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涌向大医院,导致卫生资源利用总体效率不高。因此,本市将统一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采购目录,实现各级医疗机构的用药衔接,并在部分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药品多渠道配送。
最早今年3月底,伴随着市医管局和朝阳、延庆区医疗机构阳光采购名单的公布,本市将实现社区卫生机构和三级医院药品采购目录的统一。届时,居民社区抓药将不再难。目前,本市还有847个卫生设施“空白村”,今年计划实现服务全覆盖。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到2019年,北京的乡村全部要建起卫生室,确保每千人有一名村医。
社区转诊优先服务
目前,全市有43家医联体,双向转诊病例46万余例。其中,基层医疗机构上转病例44万余例。为吸引更多普通疾病患者选择社区首诊,本市将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行上转需签约、签约需建电子档案的模式,促进基层与二、三级医院转诊服务的有序衔接。市属医院号源优先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患者就医。
市卫计委基层处处长邹建荣解释,今后来社区医院就诊的患者,可以通过签约方式获得预约挂号、分时就诊、健康管理、开药便利等优先服务。社区为患者建立的电子健康档案将与医院的电子病历对接。患者转诊就医时无需携带纸质检查材料。
今后,“健康档案”加上“电子病历”将取代各医院就诊卡、病历本。80%的市属医院将建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平台。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得到上级医院的远程医疗服务。
本市计划推进健康服务一卡通北京通在全市发行,并在医院使用。同时,建设市区两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以及北京市人口健康信息基础数据库。
公立医院
所有公立医院医药分开
市卫计委透露,包括市属医院、央属医院、部队医院等在内的所有公立医院,今年都将实行医药分开。市卫计委还将配合市发改委制定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
目前,北京友谊医院、同仁医院、朝阳医院、积水潭医院、天坛医院五家医院已试点医药分开,取消15%的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设立收取医事服务费。试点医院的门诊医事服务费按医师职级确定,普通门诊42元、副主任医师60元、主任医师80元、知名专家门诊100元。医保定额支付每人次40元,医保患者个人需支付的费用分别是2元、20元、40元和60元。
大医院高危孕妇接诊率80%
今年,本市预计新生儿将超过30万名。孕妇分级建档诊疗制度将严格执行,提升一、二级助产机构服务能力,提高三级医院接诊高危孕产妇的比例,畅通危重孕产妇的转诊通道。
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单独两孩实施时,三级医院对高危重症产妇的接诊率提升到40%,今年,该比例将大幅提升至80%。医疗机构要科学控制剖宫产,减少平均住院日。
本市各区将设立孕妇建档中心,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实行月调度制度,保障孕产妇在适宜机构分娩。本市加强儿科建设的意见、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实施意见也将出台。
6家公立医疗机构转型康复
市卫计委昨天透露,西城区展览路医院、朝阳区崔各庄社区中心、朝阳区安贞社区中心、大兴区红星医院、昌平区南口铁路医院、平谷区金海湖镇社区中心将转型为康复、护理院,以满足医养结合的需求。
本市还将建社区康复服务模式,支持社会资本发展护理服务,建立护理站,并研究医疗机构老年中期照护、长期照护和临终关怀服务的基本标准。目前,北京已有一批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年内本市将制定出台北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严格落实三级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要求。
京津冀
三地完善转诊预约
京津冀三地将建立共享影像诊断中心、会诊中心,完善转诊预约机制。电子医师注册、卫生监督、流动人口生育服务协查等数据库也将相互开放,实现三地间临床检验结果、继续教育学分、药品采购产品资质审核标准和审核结果的互认。
今年,本市还将确定医疗卫生领域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均衡发展方案,编制《北京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通过新建和市区共建等多种方式,提升行政副中心资源配置水平和服务能力。
改革
外国医师许可权下放区卫计委
本市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外国医师许可权限将下放至各区卫生计生委,相关具体措施还在制定中。
据透露,继安贞医院后,友谊医院也将探索优质医疗资源“特许经营”。友谊医院将通过“特许经营”,与社会资本合作设友谊医院顺义院区,该院区将拥有1000张床位。本市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并与商业健康保险对接,建立较稳定的发展筹资渠道。
相关新闻
市属医院15位专家的号不外挂
继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后,2月25日,同仁医院公布7个知名专家团队名单。至此,市卫计委在市属医院试点的15个知名专家团队全部到位,3月1日起,这15位专家的号将不外挂。
为推进医院挂号改革,市卫计委日前公布,将选择3家市属三甲医院建立知名专家团队。参与团队的专家将不再外挂号源,有需求的患者可以挂专家团队号,实行门诊医师首诊负责制。门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如病情需要,门诊医师将为患者预约转诊团队专家。
截至25日,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同仁医院的15个专家团队已全部确定,涉及眼科、耳鼻喉科、神经学科领域。
同仁医院知名专家团队:魏文斌—疑难眼底病及眼内肿瘤;卢海—复杂眼外伤及疑难小儿眼底病;唐医药网新闻
社区看病
药品将多渠道配送
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介绍,目前,很多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涌向大医院,导致卫生资源利用总体效率不高。因此,本市将统一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采购目录,实现各级医疗机构的用药衔接,并在部分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药品多渠道配送。
最早今年3月底,伴随着市医管局和朝阳、延庆区医疗机构阳光采购名单的公布,本市将实现社区卫生机构和三级医院药品采购目录的统一。届时,居民社区抓药将不再难。目前,本市还有847个卫生设施“空白村”,今年计划实现服务全覆盖。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到2019年,北京的乡村全部要建起卫生室,确保每千人有一名村医。
社区转诊优先服务
目前,全市有43家医联体,双向转诊病例46万余例。其中,基层医疗机构上转病例44万余例。为吸引更多普通疾病患者选择社区首诊,本市将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行上转需签约、签约需建电子档案的模式,促进基层与二、三级医院转诊服务的有序衔接。市属医院号源优先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患者就医。
市卫计委基层处处长邹建荣解释,今后来社区医院就诊的患者,可以通过签约方式获得预约挂号、分时就诊、健康管理、开药便利等优先服务。社区为患者建立的电子健康档案将与医院的电子病历对接。患者转诊就医时无需携带纸质检查材料。
今后,“健康档案”加上“电子病历”将取代各医院就诊卡、病历本。80%的市属医院将建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平台。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得到上级医院的远程医疗服务。
本市计划推进健康服务一卡通北京通在全市发行,并在医院使用。同时,建设市区两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以及北京市人口健康信息基础数据库。
公立医院
所有公立医院医药分开
市卫计委透露,包括市属医院、央属医院、部队医院等在内的所有公立医院,今年都将实行医药分开。市卫计委还将配合市发改委制定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
目前,北京友谊医院、同仁医院、朝阳医院、积水潭医院、天坛医院五家医院已试点医药分开,取消15%的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设立收取医事服务费。试点医院的门诊医事服务费按医师职级确定,普通门诊42元、副主任医师60元、主任医师80元、知名专家门诊100元。医保定额支付每人次40元,医保患者个人需支付的费用分别是2元、20元、40元和60元。
大医院高危孕妇接诊率80%
今年,本市预计新生儿将超过30万名。孕妇分级建档诊疗制度将严格执行,提升一、二级助产机构服务能力,提高三级医院接诊高危孕产妇的比例,畅通危重孕产妇的转诊通道。
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单独两孩实施时,三级医院对高危重症产妇的接诊率提升到40%,今年,该比例将大幅提升至80%。医疗机构要科学控制剖宫产,减少平均住院日。
本市各区将设立孕妇建档中心,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实行月调度制度,保障孕产妇在适宜机构分娩。本市加强儿科建设的意见、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实施意见也将出台。
6家公立医疗机构转型康复
市卫计委昨天透露,西城区展览路医院、朝阳区崔各庄社区中心、朝阳区安贞社区中心、大兴区红星医院、昌平区南口铁路医院、平谷区金海湖镇社区中心将转型为康复、护理院,以满足医养结合的需求。
本市还将建社区康复服务模式,支持社会资本发展护理服务,建立护理站,并研究医疗机构老年中期照护、长期照护和临终关怀服务的基本标准。目前,北京已有一批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年内本市将制定出台北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严格落实三级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要求。
京津冀
三地完善转诊预约
京津冀三地将建立共享影像诊断中心、会诊中心,完善转诊预约机制。电子医师注册、卫生监督、流动人口生育服务协查等数据库也将相互开放,实现三地间临床检验结果、继续教育学分、药品采购产品资质审核标准和审核结果的互认。
今年,本市还将确定医疗卫生领域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均衡发展方案,编制《北京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通过新建和市区共建等多种方式,提升行政副中心资源配置水平和服务能力。
改革
外国医师许可权下放区卫计委
本市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外国医师许可权限将下放至各区卫生计生委,相关具体措施还在制定中。
据透露,继安贞医院后,友谊医院也将探索优质医疗资源“特许经营”。友谊医院将通过“特许经营”,与社会资本合作设友谊医院顺义院区,该院区将拥有1000张床位。本市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并与商业健康保险对接,建立较稳定的发展筹资渠道。
相关新闻
市属医院15位专家的号不外挂
继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后,2月25日,同仁医院公布7个知名专家团队名单。至此,市卫计委在市属医院试点的15个知名专家团队全部到位,3月1日起,这15位专家的号将不外挂。
为推进医院挂号改革,市卫计委日前公布,将选择3家市属三甲医院建立知名专家团队。参与团队的专家将不再外挂号源,有需求的患者可以挂专家团队号,实行门诊医师首诊负责制。门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如病情需要,门诊医师将为患者预约转诊团队专家。
截至25日,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同仁医院的15个专家团队已全部确定,涉及眼科、耳鼻喉科、神经学科领域。
同仁医院知名专家团队:魏文斌—疑难眼底病及眼内肿瘤;卢海—复杂眼外伤及疑难小儿眼底病;唐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