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零售渠道非处方药和保健品市场回顾 |
![]() |
医药网2月26日讯
整体市场表现
作为中国零售药店渠道流通的最主要产品,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2015年第三季度零售药店渠道的MAT销售额* 已达到630亿人民币(数据来源:IMSPharmaTrend™ 2015年第三季度全国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额呈现上涨趋势,但销售量有所下降。
其中,非处方药2015年第三季度的MAT销售额为528亿人民币,增长率为9.2%,药品均价上涨是本轮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中成药继续以11.4%的MAT增长率占据超过65%的非处方药市场。而西药市场依旧疲软,MAT增长率为5.2%。
销售额* :零售药店采购金额
MAT(滚动全年数据)*:指定时间节点往前追溯12个月的数据总和,此处指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的销售额。
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的市场表现
从IMS PharmaTrend™监测的40个核心城市的市场表现来看,市场贡献主要来自国内企业(86%),2015年第三季度的MAT增长率为11.4%,其主要阵营集中在三四线及其余中小城市。跨国企业的主要销售依然集中在一、二线较为发达的城市,涨幅依旧微弱,为1.3%。国内企业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中成药,无论在价格还是销量上,国内企业中成药的市场份额都已超过50%,并且销售额增长高达11.8%。
从省份角度来看,2015年第三季度的MAT10个省* 占据了61%的全国市场,其中广东以19%的市场份额居首。国内企业在各个省中均贡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对于省份有不同的市场侧重。跨国企业的西药产品在江苏和辽宁2个省份中的市场份额最高,与此同时,国产中成药在浙江省的市场份额最高。
10个省份* :广东、四川、江苏、河南、辽宁、湖南、浙江、山东、湖北、河北
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市场作为集中度高的市场,排名前20的厂商占据了27%的市场份额,其中仅5家为跨国公司,占有6.8%的市场份额,其他均为国内企业。汤臣倍健以25%的强劲MAT增长率,位居销售榜首。而惠氏以9.2%的MAT增长保持跨国企业第一、总排名第三的市场地位。
主要品类和产品的市场表现
纵观品类情况,“咳嗽、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治疗”依然是中国零售药店渠道最大的品类,“维生素、矿物质和营养补给”其次,第三为“镇痛类”。但“咳嗽、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治疗”品类的MAT增长率比较缓慢,为1.7%,“维生素、矿物质和营养补给”品类为8.3%,而镇痛品类的MAT增长率为18.1%,超过市场整体。“滋补剂和其他刺激剂”品类虽然市场占有较小,但增速最快,为38.9%,主要得益于其中阿胶类产品的价格增长。
从产品排名情况看,其整体表现也与市场总体及品类表现相一致:
排名前20的产品中有12个中成药产品,6个西药产品,保健品仅为4个
仅有4个产品来自于跨国企业,其他均为国内企业产品,且国内企业产品总体的增幅也远远大于跨国企业产品(分别为29.5%和1.3% )
维生素、矿物质和营养补给类和镇痛类产品最多,分别为6个和4个
山东东阿阿胶的阿胶产品全年滚动销售数据位列第一,MAT增长率也达到28.5%。惠氏的钙尔奇和山东福胶的阿胶产品紧随其后。
40个城市名单* :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二线城市:天津、重庆、杭州、南京、沈阳、武汉、成都、佛山、大连、济南、西安、哈尔滨、长沙、宁波、青岛、无锡
三线城市:郑州、东莞、太原、合肥、南宁、福州、南昌、石家庄、呼和浩特、常州、徐州、温州、贵阳、淮安、临沂、台州、烟台、潍坊
四线城市:惠州、宜昌
医药网新闻
整体市场表现
作为中国零售药店渠道流通的最主要产品,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2015年第三季度零售药店渠道的MAT销售额* 已达到630亿人民币(数据来源:IMSPharmaTrend™ 2015年第三季度全国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额呈现上涨趋势,但销售量有所下降。
其中,非处方药2015年第三季度的MAT销售额为528亿人民币,增长率为9.2%,药品均价上涨是本轮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中成药继续以11.4%的MAT增长率占据超过65%的非处方药市场。而西药市场依旧疲软,MAT增长率为5.2%。
销售额* :零售药店采购金额
MAT(滚动全年数据)*:指定时间节点往前追溯12个月的数据总和,此处指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的销售额。
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的市场表现
从IMS PharmaTrend™监测的40个核心城市的市场表现来看,市场贡献主要来自国内企业(86%),2015年第三季度的MAT增长率为11.4%,其主要阵营集中在三四线及其余中小城市。跨国企业的主要销售依然集中在一、二线较为发达的城市,涨幅依旧微弱,为1.3%。国内企业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中成药,无论在价格还是销量上,国内企业中成药的市场份额都已超过50%,并且销售额增长高达11.8%。
从省份角度来看,2015年第三季度的MAT10个省* 占据了61%的全国市场,其中广东以19%的市场份额居首。国内企业在各个省中均贡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对于省份有不同的市场侧重。跨国企业的西药产品在江苏和辽宁2个省份中的市场份额最高,与此同时,国产中成药在浙江省的市场份额最高。
10个省份* :广东、四川、江苏、河南、辽宁、湖南、浙江、山东、湖北、河北
非处方药和保健食品市场作为集中度高的市场,排名前20的厂商占据了27%的市场份额,其中仅5家为跨国公司,占有6.8%的市场份额,其他均为国内企业。汤臣倍健以25%的强劲MAT增长率,位居销售榜首。而惠氏以9.2%的MAT增长保持跨国企业第一、总排名第三的市场地位。
主要品类和产品的市场表现
纵观品类情况,“咳嗽、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治疗”依然是中国零售药店渠道最大的品类,“维生素、矿物质和营养补给”其次,第三为“镇痛类”。但“咳嗽、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治疗”品类的MAT增长率比较缓慢,为1.7%,“维生素、矿物质和营养补给”品类为8.3%,而镇痛品类的MAT增长率为18.1%,超过市场整体。“滋补剂和其他刺激剂”品类虽然市场占有较小,但增速最快,为38.9%,主要得益于其中阿胶类产品的价格增长。
从产品排名情况看,其整体表现也与市场总体及品类表现相一致:
排名前20的产品中有12个中成药产品,6个西药产品,保健品仅为4个
仅有4个产品来自于跨国企业,其他均为国内企业产品,且国内企业产品总体的增幅也远远大于跨国企业产品(分别为29.5%和1.3% )
维生素、矿物质和营养补给类和镇痛类产品最多,分别为6个和4个
山东东阿阿胶的阿胶产品全年滚动销售数据位列第一,MAT增长率也达到28.5%。惠氏的钙尔奇和山东福胶的阿胶产品紧随其后。
40个城市名单* :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二线城市:天津、重庆、杭州、南京、沈阳、武汉、成都、佛山、大连、济南、西安、哈尔滨、长沙、宁波、青岛、无锡
三线城市:郑州、东莞、太原、合肥、南宁、福州、南昌、石家庄、呼和浩特、常州、徐州、温州、贵阳、淮安、临沂、台州、烟台、潍坊
四线城市:惠州、宜昌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