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重申:患者凭处方到药店购药! |
![]() |
医药网12月23日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通过了“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并部署了今后五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并提出:“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扶持低价药、'孤儿药'、儿童用药等生产。加快推动医院门诊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早在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提出“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2014年9月9日,商务部网站公布了商务部、发改委等6部门《关于落实2014年度医改重点任务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
通知第二条明确提出“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医药分开”。即“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可探索由规模较大、质量控制严格、执业药师药事 服务制度完备、诚信记录好的零售药店,承担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的多种形式的改革。”和“逐步形成医师负责门诊诊断,患者凭处方到医疗机构 或零售药店自主购药的新模式。”
医药分开对药店的利好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药店实际销售过程中,虽然理论上可以卖处方药,医院也应该让病人把药方拿走,但现实是大部分处方药在药店买不到,医院一般也不会让病人把处方拿走,除非有病人强烈坚持要拿走处方,医院管这个叫“逃方”,这部分也有30%左右的比例。
该人士表示,从现行的日本、美国以及中国香港的例子来看,医和药分开到最彻底的状态,就是医疗服务和药品成为两个行业。简单地说就是“你去看病,医生给你开药单,你在哪里买,跟医生不挂钩”。这将有效解决药价过高的问题。因为没有中间环节,对于药品价格的管控,政府更多的是出台价格管制规则,防止企业集体炒高药价获取暴利,损害支付方。
该人士还表示,医药分开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难点在于需要为医药彻底分开配上相应的支持措施,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说剥离了药品后医生的服务费能否提高价格?医院和医保之间的路径是否透明?如果剥离了药品,未来临床如何设计细化到每个病种的标准化流程定价?
可以肯定的是,假如中国未来可以让医药完全分家,实体零售药店将迎来势不可挡的发展。药店将成为除医院和医保之外,手握大量用户信息的主体。用户完全可能选择在离家最近的药店解决所有药品需求,当然目前来看,这样的春天还没有真正到来。
“十三五”期间深化医改重点任务:
一是以基层首诊为导向,在居民自愿前提下大力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明年在85%以上的地市开展多种形式的分级诊疗试点;
二是明年在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建立纵向医联体、医共体,降低药品、医用耗材、检查检验等价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合理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是健全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多种付费方式结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17年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更好发挥大病保险等制度的托底保障作用;
四是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扶持低价药、“孤儿药”、儿童用药等生产。加快推动医院门诊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五是创新综合监管,放宽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准入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用更加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推进建设健康中国。
医药网新闻
并提出:“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扶持低价药、'孤儿药'、儿童用药等生产。加快推动医院门诊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早在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提出“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2014年9月9日,商务部网站公布了商务部、发改委等6部门《关于落实2014年度医改重点任务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
通知第二条明确提出“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医药分开”。即“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可探索由规模较大、质量控制严格、执业药师药事 服务制度完备、诚信记录好的零售药店,承担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的多种形式的改革。”和“逐步形成医师负责门诊诊断,患者凭处方到医疗机构 或零售药店自主购药的新模式。”
医药分开对药店的利好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药店实际销售过程中,虽然理论上可以卖处方药,医院也应该让病人把药方拿走,但现实是大部分处方药在药店买不到,医院一般也不会让病人把处方拿走,除非有病人强烈坚持要拿走处方,医院管这个叫“逃方”,这部分也有30%左右的比例。
该人士表示,从现行的日本、美国以及中国香港的例子来看,医和药分开到最彻底的状态,就是医疗服务和药品成为两个行业。简单地说就是“你去看病,医生给你开药单,你在哪里买,跟医生不挂钩”。这将有效解决药价过高的问题。因为没有中间环节,对于药品价格的管控,政府更多的是出台价格管制规则,防止企业集体炒高药价获取暴利,损害支付方。
该人士还表示,医药分开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难点在于需要为医药彻底分开配上相应的支持措施,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说剥离了药品后医生的服务费能否提高价格?医院和医保之间的路径是否透明?如果剥离了药品,未来临床如何设计细化到每个病种的标准化流程定价?
可以肯定的是,假如中国未来可以让医药完全分家,实体零售药店将迎来势不可挡的发展。药店将成为除医院和医保之外,手握大量用户信息的主体。用户完全可能选择在离家最近的药店解决所有药品需求,当然目前来看,这样的春天还没有真正到来。
“十三五”期间深化医改重点任务:
一是以基层首诊为导向,在居民自愿前提下大力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明年在85%以上的地市开展多种形式的分级诊疗试点;
二是明年在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建立纵向医联体、医共体,降低药品、医用耗材、检查检验等价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合理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是健全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多种付费方式结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17年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更好发挥大病保险等制度的托底保障作用;
四是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扶持低价药、“孤儿药”、儿童用药等生产。加快推动医院门诊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五是创新综合监管,放宽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准入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用更加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推进建设健康中国。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中国学者连发4篇Cell论文,登上Cell期刊封面 (2025-07-12)
- STTT:重医大/中大团队发现,伊立替康可以破肿瘤乳酸化的局,让肿瘤重新对蒽环类药物敏感! (2025-07-12)
- 复旦×上海交大合作最新Science论文:首次进行小胶质细胞替换临床治疗,成功阻断致命脑疾病进展 (2025-07-12)
- “女娲石”补骨!上海六院牵头国际多中心骨修复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2025-07-12)
- 中国药企开始领衔ADC创新 (2025-07-12)
- 臭名昭著的“致癌物”竟摇身一变成为抗癌分子药物?!多项研究:常见于不新鲜坚果、谷物中的黄曲霉素,其天然产物或成为精准抗癌药物 (2025-07-11)
- Nature:古代欧亚大陆病原体时空分布研究有望揭示人类传染病的历史演变 (2025-07-11)
- 医药推销回款减速度:企业资金周转按下快进键 (2025-07-11)
- 《自然》:减重影响真的很大!科学家分析近20万细胞,发现减重可逆转肥胖导致的细胞衰老,但促炎巨噬细胞持续存在,或为反弹原因 (2025-07-11)
- Nature头条:尼安德特人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比人类早10万年掌握“炼油”技术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