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塑料危机——对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健康威胁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8-05 10:10
报告作者表示,通过政策干预,人类已经成功消除了含铅汽油、修复了臭氧层,那么,我们就同样能战胜塑料威胁。塑料对人类和地球健康构成严重、不断加剧且未被充分认识的威胁。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塑料都会导致疾病和死亡,每年因塑料造成的健康相关经济损失超过1.5 万亿美元。这些影响对低收入和高风险人群的影响尤为严重。
这场危机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塑料产量的加速增长 从 1950 年的 200 万吨增加到 2022 年的 4.75 亿吨,预计到 2060 年将达到 12 亿吨。塑料污染也日益严重,目前全球有 80 亿吨塑料垃圾,塑料的回收率不足 10%。
然而,塑料危害的持续恶化并非不可避免。与空气污染和铅污染类似,通过基于证据、透明追踪、有效实施和充足资金支持的法律和政策,塑料的危害是可以以低成本有效缓解的。为在全球范围内解决塑料危害问题,联合国成员国于 2022 年一致决定制定一项全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治理文书,即涵盖塑料全生命周期的《全球塑料条约》。
2025 年 8 月 3 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发布报告,宣布启动一个独立的、基于指标的全球监测系统:《柳叶刀》塑料与健康倒计时。该倒计时将确定、追踪并定期报告一系列具有地域和时间代表性的指标,以监测减少塑料暴露以及减轻塑料对人类和地球健康危害方面的进展。
日前,《柳叶刀》报告首次揭露:塑料污染每年导致全球经济损失超1.5万亿美元,相当于新西兰全国GDP消失。更触目惊心的是,婴儿奶瓶、外卖包装、化妆品中的塑料化学物,已侵入人类血液、胎盘甚至大脑。
塑料的三大罪证
1、全生命周期毒害
塑料从开采石油到变成垃圾,每步都在释放威胁:
胎儿期:孕妇接触塑料化学物,流产、早产风险激增;
成年期:工人患(PVC 工厂)、儿童(焚烧厂周边);
老年期:心疾病、与塑料化学物显著相关。
塑料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2、 产量失控式暴增
1950年全球塑料产量为 200 万吨 2022 年为 4.75 亿吨 2060 年将达 12 亿吨;北美地区,人均塑料消费量高达 195 公斤/年,欧洲地区,人均塑料消费量也高达 187 公斤/年。
3、回收骗局
所谓 可回收塑料 实为商业谎言,仅 10% 塑料真正被回收,90% 被填埋/焚烧/进入自然环境。目前已有 80 亿吨塑料垃圾污染地球,相当于每人背负1万多个塑料袋。
2000 年至 2100 年全球塑料生产、塑料废弃物产生量以及塑料使用总量及各行业使用量的趋势
隐形杀手:微塑料与化学物
16000 + 种塑料化学物中,75% 未经过安全评估(例如奶瓶中的双酚A、化妆品中的邻苯二甲酸盐),4200种确认为高危险物质,可能导致儿童智商下降、成人不孕。
微塑料入侵人体铁证:目前已在人类的血液、肝脏、胎盘,生殖系统等各个器官,甚至是大脑中检测到微塑料的广泛存在,其被证明与炎症性肠病、、直接相关
破局之道:全球行动已启动
塑料危害的持续恶化并非不可避免。与空气污染和铅污染类似,通过基于证据、透明追踪、有效实施和充足资金支持的法律和政策,塑料的危害是可以以低成本有效缓解的。为在全球范围内解决塑料危害问题,联合国成员国于 2022 年一致决定制定一项全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治理文书,即涵盖塑料全生命周期的《全球塑料条约》
联合国《全球塑料公约》核心策略:
1、源头狙击:限制原生塑料生产,淘汰一次性包装;
2、化学物黑名单:禁止使用 4200 种高危添加剂;
3、健康优先:将医疗塑料纳入监管(占全球用量10%)。
与该条约预计最终敲定的时间相吻合,《柳叶刀》正在启动一个独立的、基于指标的全球监测系统:《柳叶刀》塑料与健康倒计时。该倒计时将确定、追踪并定期报告一系列具有地域和时间代表性的指标,实时追踪各国塑料产量/化学物使用量、塑料相关疾病发病率、微塑料在人体富集数据,以监测减少塑料暴露以及减轻塑料对人类和地球健康危害方面的进展。
报告作者表示,通过政策干预,人类已经成功消除了含铅汽油、修复了臭氧层,那么,我们就同样能战胜塑料威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Sci Adv:科学家有望重新训练中性粒细胞来靶向治疗乳腺癌 (2025-08-05)
- 特洛伊木马:复旦大学最新论文登上Cell子刊封面 (2025-08-05)
- TN: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发现,长期运动可通过改善脑膜淋巴管结构和引流功能,减轻AD病理,并改善小鼠认知功能 (2025-08-05)
- 柳叶刀:塑料危机——对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健康威胁 (2025-08-05)
-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林浩添/陈崴团队开发AI模型,利用视网膜图像无创诊断慢性肾病 (2025-08-05)
- 四部分脱手!医疗科普不是“流量生意” (2025-08-05)
- 3000余人追踪35年!JAMA子刊:心血管病发前12年身体活动已下滑,发病后运动量暴跌78% (2025-08-05)
- David Baker最新论文:像拼乐高一样设计蛋白,可编程蛋白组装,解锁纳米材料新纪元 (2025-08-05)
- Cancer Cell:肺腺癌的多组学分析——科学家成功揭示跨种族和暴露背景下的致癌机制 (2025-08-05)
- Cell:演化的“加速器”,癌症的“催化剂”——揭秘转录因子一体两面的遗传功能 (2025-08-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