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进目录品种零售探路 |
![]() |
医药网3月6日讯 随着日前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方案最终敲定公布,各地医保目录的调整也陆续排上日程表。按照人社部要求,各省份在今年7月31日前发布本地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在8月1日前执行。同时还要求调整的数量(含调入、调出、调整限定支付范围)不得超过国家乙类药品数量的15%,各省(区、市)乙类药品调整情况报人社部备案。
对比2009年版目录,2017年版西药、中成药部分共新增收载药品339个,增幅约15%。有研究者指出,相比之下,此次被调出国家目录的品种则大多数都是临床疗效或副作用不佳的老药,或价格利润均低于企业接受范围的产品,较易被目录内产品替代。而对于此次未能进入目录的品种,除拼增补省级目录以及各地门特重症、大病保险和单病种支付等目录外,零售、电商推广也不乏可挖潜之处。
DTP难成主攻方向
就零售渠道而言,近年备受关注的DTP模式在处方药院外销售有着颇大的想象空间。对比海外DTP模式成形的背景,目前国内医药市场逐渐面临类似的情形,受控费日益趋紧、供应链环节毛利空间被压缩、药品进入医疗机构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催生了高值药品直配的DTP模式。除早年开始深耕的京卫、百济新特、医保全新等先行者外,近年国大药房、南京医药、德开大药房、健客网、老百姓、一心堂等的涉足让这一模式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不过,受限于目前医药分开仍在路上的现实条件,对于制药企业而言,DTP提供的渠道恐怕只能作为补充营销之一——直接面向患者的DTP模式总销售量有限,一般无法如传统模式在销售终端通过大批量销售分摊营销成本,因此,仅适用于药价比较高的药品。
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郭泰鸿也曾提醒,DTP固然可以吸引一批自费病患,但绝大多数病患依然依赖医保,因此,采用这种方式的药品,要将药品的使用效果、综合治疗成本的变化与医保做全面、详细的沟通,力争进入医保报销范围。
可是,这部分药品在2017年版药品目录就已重点考虑,提出“调入药品重点考虑临床价值高的新药、地方乙类调整增加较多的药品以及重大疾病治疗用药、儿童用药、急抢救用药、职业病特殊用药等”。据人社部医疗保险司司长陈金甫在解读目录时披露的信息,考虑到部分药品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价格较为昂贵,按照现行价格纳入目录可能给基金带来较大压力的实际情况,专家同步评审确定了45个拟谈判药品,下一步将通过谈判适当降低价格后再纳入目录范围。不难推测,2017年版目录公布后,后续也将陆续有新特药通过谈判的方式动态调整进入目录。
互联网医疗结合可能?
医药不分家、处方不外流是目前国内DTP模式发展的最大瓶颈,从这个角度看,未来该模式的成长空间不小。毕竟从政策层面上,近年医改工作重点已反复强调,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要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等。
就目前国内的DTP模式看,药企还可以选择把产品委托给连锁药店或网上平台,让其成为在相应区域的代理去销售产品。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付钢就表示,百洋医药利用专业的医疗云平台帮助药店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帮助DTP药房完成整体的解决方案,随着国家医药分家政策的大力实施,未来定会有大量的处方从医院流向市场。另一方面,药店诊所化趋势明显,分钟诊所在全球已形成一个趋势,通过信息化工具可以帮助药店成为周边居民健康管理及慢病管理的服务中心。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可帮助药企直接获得用户数据,进而分析其用药习惯和健康状况,提供更理想的服务,推动药品的依从性和品牌的忠诚度。不过,该模式在获取医生处方方面存在一定短板,若能与目前各地试水的互联网医院达成协作联合,方能确保处方来源及足够大的规模。
医药网新闻
对比2009年版目录,2017年版西药、中成药部分共新增收载药品339个,增幅约15%。有研究者指出,相比之下,此次被调出国家目录的品种则大多数都是临床疗效或副作用不佳的老药,或价格利润均低于企业接受范围的产品,较易被目录内产品替代。而对于此次未能进入目录的品种,除拼增补省级目录以及各地门特重症、大病保险和单病种支付等目录外,零售、电商推广也不乏可挖潜之处。
DTP难成主攻方向
就零售渠道而言,近年备受关注的DTP模式在处方药院外销售有着颇大的想象空间。对比海外DTP模式成形的背景,目前国内医药市场逐渐面临类似的情形,受控费日益趋紧、供应链环节毛利空间被压缩、药品进入医疗机构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催生了高值药品直配的DTP模式。除早年开始深耕的京卫、百济新特、医保全新等先行者外,近年国大药房、南京医药、德开大药房、健客网、老百姓、一心堂等的涉足让这一模式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不过,受限于目前医药分开仍在路上的现实条件,对于制药企业而言,DTP提供的渠道恐怕只能作为补充营销之一——直接面向患者的DTP模式总销售量有限,一般无法如传统模式在销售终端通过大批量销售分摊营销成本,因此,仅适用于药价比较高的药品。
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郭泰鸿也曾提醒,DTP固然可以吸引一批自费病患,但绝大多数病患依然依赖医保,因此,采用这种方式的药品,要将药品的使用效果、综合治疗成本的变化与医保做全面、详细的沟通,力争进入医保报销范围。
可是,这部分药品在2017年版药品目录就已重点考虑,提出“调入药品重点考虑临床价值高的新药、地方乙类调整增加较多的药品以及重大疾病治疗用药、儿童用药、急抢救用药、职业病特殊用药等”。据人社部医疗保险司司长陈金甫在解读目录时披露的信息,考虑到部分药品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价格较为昂贵,按照现行价格纳入目录可能给基金带来较大压力的实际情况,专家同步评审确定了45个拟谈判药品,下一步将通过谈判适当降低价格后再纳入目录范围。不难推测,2017年版目录公布后,后续也将陆续有新特药通过谈判的方式动态调整进入目录。
互联网医疗结合可能?
医药不分家、处方不外流是目前国内DTP模式发展的最大瓶颈,从这个角度看,未来该模式的成长空间不小。毕竟从政策层面上,近年医改工作重点已反复强调,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要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等。
就目前国内的DTP模式看,药企还可以选择把产品委托给连锁药店或网上平台,让其成为在相应区域的代理去销售产品。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付钢就表示,百洋医药利用专业的医疗云平台帮助药店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帮助DTP药房完成整体的解决方案,随着国家医药分家政策的大力实施,未来定会有大量的处方从医院流向市场。另一方面,药店诊所化趋势明显,分钟诊所在全球已形成一个趋势,通过信息化工具可以帮助药店成为周边居民健康管理及慢病管理的服务中心。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可帮助药企直接获得用户数据,进而分析其用药习惯和健康状况,提供更理想的服务,推动药品的依从性和品牌的忠诚度。不过,该模式在获取医生处方方面存在一定短板,若能与目前各地试水的互联网医院达成协作联合,方能确保处方来源及足够大的规模。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中国学者连发4篇Cell论文,登上Cell期刊封面 (2025-07-12)
- STTT:重医大/中大团队发现,伊立替康可以破肿瘤乳酸化的局,让肿瘤重新对蒽环类药物敏感! (2025-07-12)
- 复旦×上海交大合作最新Science论文:首次进行小胶质细胞替换临床治疗,成功阻断致命脑疾病进展 (2025-07-12)
- “女娲石”补骨!上海六院牵头国际多中心骨修复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2025-07-12)
- 中国药企开始领衔ADC创新 (2025-07-12)
- 臭名昭著的“致癌物”竟摇身一变成为抗癌分子药物?!多项研究:常见于不新鲜坚果、谷物中的黄曲霉素,其天然产物或成为精准抗癌药物 (2025-07-11)
- Nature:古代欧亚大陆病原体时空分布研究有望揭示人类传染病的历史演变 (2025-07-11)
- 医药推销回款减速度:企业资金周转按下快进键 (2025-07-11)
- 《自然》:减重影响真的很大!科学家分析近20万细胞,发现减重可逆转肥胖导致的细胞衰老,但促炎巨噬细胞持续存在,或为反弹原因 (2025-07-11)
- Nature头条:尼安德特人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比人类早10万年掌握“炼油”技术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