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企业能否冲出“被涨价”怪圈? |
![]() |
医药网3月20日讯 3月1日,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情况,公司决定自当日起对本企业多种剂型100多个产品全线提价。
事实上,这不是第一家对中药产品进行提价的药企,近期已有多家药企上调了中药产品的价格。
趋势:中药产品价格上涨
2017年5月27日,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主导产品片仔癀市场零售价格将从500元/粒上调到530元/粒。事实上,这已经是片仔癀自2005年以来的第14次提高零售价。作为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的片仔癀,其价格从2005年的125元/粒,上调至现在的530元/粒,价格已经翻了四番。
此外,2017年2月9日,知名上市药企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主导产品中成药麝香痔疮膏(18克装)自公告之日起上调价格,上调幅度为18%。同时,有业界人士传来云南白药出厂价提价30%的消息。
2017年11月20日,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阿阿胶”)发布公告称,即日起,重点产品东阿阿胶、复方阿胶浆出厂价分别上调10%、5%,零售价亦做相应调整。
近期,东阿阿胶再次发布新一轮涨价通知称,公司决定于2018年3月20日起,将东阿阿胶片(240g)的零售价调整至1439元,阿胶原粉(6g×24袋)的零售价调整至1058元。
原因:需求增加资源减少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某些中药材价格的提升、人员成本的上涨给中药企业带来压力,是本轮中药产品上涨的主要原因。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企业借机炒作。
中药材价格上涨是导致本次中成药价格上扬的首要原因。中药材行业资深专家、原北京同仁堂药材参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志举告诉记者:“中药材行情呈现波浪式发展,价格有起有伏,但短期内,中成药产品价格上涨已成趋势。”
王志举分析认为,中药材价格上调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需求增加和资源减少,尤其是名贵中药材、稀缺中药材,由于本身产量较少,市场需求较大,导致近些年价格不断攀升。
相关数据显示,天然牛黄价格,2012年为16万元/千克,目前已上涨至28万元/千克~33万元/千克;驴皮价格,2001年~2016年,15年间从20多元/张上涨到2500元以上/张,阿胶产品零售价则从130元/千克涨至5400元/千克,涨幅超过40倍。
东阿阿胶相关负责人此前曾对媒体表示,东阿阿胶涨价实属受制于原料稀缺的“被涨价”。
一些名贵中成药品种用料严苛,对特定原料品种依赖性高,随着资源的减少,其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价格不得不上涨。如片仔癀公开的主要成分包括麝香、牛黄、蛇胆和三七。其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麝香。2003年国家林业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麝类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到,当时“我国麝类资源总量已不足20世纪50年代的5%”,从近300万头下降到已不足15万头。
2003年,我国将麝科麝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麝香的使用由国家统一审批和分配。片仔癀是被允许使用天然麝香的7种药品之一,每年向国家申请获得生产所用的天然麝香。但从2015年开始国家停止了这种配额供应。
此外,2015版《中国药典》的实施、药品标准的提高以及监管部门飞检力度的加大等,也都对上游中药材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传导到中成药领域。
在此情况下,属于企业自主定价的片仔癀等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价格不断上扬的情况难免次第出现。
突破:增加中药材供给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养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曹海禄强调,中药产品价格上涨不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像东阿阿胶、片仔癀等疗效好、资源稀缺、消费集中度较高,甚至属于独家品种、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的中药产品,未来一段时间其价格还将保持上涨趋势。然而,随着国家调控、中药精准扶贫等政策发力,中药材种养殖的较快发展,中药产品原料供应不足的状况将会得到大大缓解,中药材及中药产品的价格将逐步趋于稳定。
近年来,一些省份已将中药材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发展。如,河北省大力推进中药材燕山产业带、太行山产业带、冀中平原产区、冀南平原产区和坝上高原产区“两带三区”建设,道地药材种植得到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持续提升。
此外,一批中药企业也开始对产品所需中药材品种的种养殖进行布局,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东阿阿胶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敖汉旗等地建立20个毛驴药材标准养殖示范基地的同时,布局山东聊城和蒙东辽西两个百万头养殖基地。聊城养殖基地项目计划建设100个标准化扶贫养驴场。在养殖过程中,东阿阿胶坚持以科技为支撑,推广毛驴“活体循环开发”模式,提升养殖效益,拉动全产业链发展。
曹海禄表示,事实上,当前国内中药材种养殖方面已有成功范例。如吉林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养殖规模和效率,推动梅花鹿养殖业发展。目前该省梅花鹿养殖已十分成熟,梅花鹿的数量完全可以满足市场对鹿茸的需求。
“要解决因中药材涨价导致中药产品‘被涨价’的问题,药企更好的办法是加大对前端的投入——建立更多的中药材种养殖基地,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种养殖,保证原材料来源。此外,还应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对剂型、替代品的研发等,以创新促发展。”曹海禄强调。
医药网新闻
事实上,这不是第一家对中药产品进行提价的药企,近期已有多家药企上调了中药产品的价格。
趋势:中药产品价格上涨
2017年5月27日,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主导产品片仔癀市场零售价格将从500元/粒上调到530元/粒。事实上,这已经是片仔癀自2005年以来的第14次提高零售价。作为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的片仔癀,其价格从2005年的125元/粒,上调至现在的530元/粒,价格已经翻了四番。
此外,2017年2月9日,知名上市药企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主导产品中成药麝香痔疮膏(18克装)自公告之日起上调价格,上调幅度为18%。同时,有业界人士传来云南白药出厂价提价30%的消息。
2017年11月20日,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阿阿胶”)发布公告称,即日起,重点产品东阿阿胶、复方阿胶浆出厂价分别上调10%、5%,零售价亦做相应调整。
近期,东阿阿胶再次发布新一轮涨价通知称,公司决定于2018年3月20日起,将东阿阿胶片(240g)的零售价调整至1439元,阿胶原粉(6g×24袋)的零售价调整至1058元。
原因:需求增加资源减少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某些中药材价格的提升、人员成本的上涨给中药企业带来压力,是本轮中药产品上涨的主要原因。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企业借机炒作。
中药材价格上涨是导致本次中成药价格上扬的首要原因。中药材行业资深专家、原北京同仁堂药材参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志举告诉记者:“中药材行情呈现波浪式发展,价格有起有伏,但短期内,中成药产品价格上涨已成趋势。”
王志举分析认为,中药材价格上调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需求增加和资源减少,尤其是名贵中药材、稀缺中药材,由于本身产量较少,市场需求较大,导致近些年价格不断攀升。
相关数据显示,天然牛黄价格,2012年为16万元/千克,目前已上涨至28万元/千克~33万元/千克;驴皮价格,2001年~2016年,15年间从20多元/张上涨到2500元以上/张,阿胶产品零售价则从130元/千克涨至5400元/千克,涨幅超过40倍。
东阿阿胶相关负责人此前曾对媒体表示,东阿阿胶涨价实属受制于原料稀缺的“被涨价”。
一些名贵中成药品种用料严苛,对特定原料品种依赖性高,随着资源的减少,其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价格不得不上涨。如片仔癀公开的主要成分包括麝香、牛黄、蛇胆和三七。其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麝香。2003年国家林业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麝类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到,当时“我国麝类资源总量已不足20世纪50年代的5%”,从近300万头下降到已不足15万头。
2003年,我国将麝科麝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麝香的使用由国家统一审批和分配。片仔癀是被允许使用天然麝香的7种药品之一,每年向国家申请获得生产所用的天然麝香。但从2015年开始国家停止了这种配额供应。
此外,2015版《中国药典》的实施、药品标准的提高以及监管部门飞检力度的加大等,也都对上游中药材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传导到中成药领域。
在此情况下,属于企业自主定价的片仔癀等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价格不断上扬的情况难免次第出现。
突破:增加中药材供给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养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曹海禄强调,中药产品价格上涨不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像东阿阿胶、片仔癀等疗效好、资源稀缺、消费集中度较高,甚至属于独家品种、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的中药产品,未来一段时间其价格还将保持上涨趋势。然而,随着国家调控、中药精准扶贫等政策发力,中药材种养殖的较快发展,中药产品原料供应不足的状况将会得到大大缓解,中药材及中药产品的价格将逐步趋于稳定。
近年来,一些省份已将中药材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发展。如,河北省大力推进中药材燕山产业带、太行山产业带、冀中平原产区、冀南平原产区和坝上高原产区“两带三区”建设,道地药材种植得到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持续提升。
此外,一批中药企业也开始对产品所需中药材品种的种养殖进行布局,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东阿阿胶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敖汉旗等地建立20个毛驴药材标准养殖示范基地的同时,布局山东聊城和蒙东辽西两个百万头养殖基地。聊城养殖基地项目计划建设100个标准化扶贫养驴场。在养殖过程中,东阿阿胶坚持以科技为支撑,推广毛驴“活体循环开发”模式,提升养殖效益,拉动全产业链发展。
曹海禄表示,事实上,当前国内中药材种养殖方面已有成功范例。如吉林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养殖规模和效率,推动梅花鹿养殖业发展。目前该省梅花鹿养殖已十分成熟,梅花鹿的数量完全可以满足市场对鹿茸的需求。
“要解决因中药材涨价导致中药产品‘被涨价’的问题,药企更好的办法是加大对前端的投入——建立更多的中药材种养殖基地,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种养殖,保证原材料来源。此外,还应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对剂型、替代品的研发等,以创新促发展。”曹海禄强调。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