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巨头研发力下降 研发企业数量增速放缓 |
医药网7月16日讯 近两三年来,新靶标和新治疗方式的发现和应用进展迅速,然而发力点往往来自小型药企,大型药企则依赖于并购获得新项目。2018年,当“巨无霸”们并购活动减少,随之而来的便是在研产品数量减少,TOP25药企中仅有6家公司在研药物数量增加,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
“巨无霸”研发力下降
从研发数量的角度,与小型制药企业相比,目前大型制药企业仍居于主导地位。根据目前在研药物数量对业内企业进行排名,列出在研产品数量排名居前25位的公司,即TOP25(详见表1)。
从2018年数据来看,排名居前五位的制药公司分别为诺华、强生、阿斯利康、辉瑞和罗氏,其在研药物数量分别为223个、216个、205个、192个和191个。
其中,诺华为连续第二年位列全球在研药物数量第一,但2018年其在研药物数量减少了28个,与排名第二位的相比领先优势有所弱化。与其他公司相比,诺华的优势仍在于其自研产品所占比例更高,2018年诺华自研药物数量为138个,其自研药物占比高达61.9%。
2018年强生排名第二,2017年其排名第五,强生也是TOP10企业中在研药物数量呈现增长态势的两家企业(另一家为日本武田制药)之一。然而,考虑到强生通过并购瑞士生物技术公司Actelion获得了20多个在研药物,而2018年其在研药物数量仅增加2个来看,其表现似乎并不突出。
实际上,在TOP25企业中,仅有6家公司的在研药物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这也是前所未有的新情况。
在TOP10企业中,阿斯利康排名有所回升,从2017年的第六提升至2018年的第三。辉瑞和罗氏紧随其后,分列排名第四和第五位。罗氏、葛兰素史克、默沙东的在研药物数量均为191个,故仅能根据其自研药物数量(分别为114个、111个和109个)的差异进行排名。其中,葛兰素史克排名下滑最为明显,其新任CEO对研发线进行了重新调整,排名则从2017年的第二位下滑至当前的第六位。另外,在过去的一年中,TOP10企业均未出现重大的人事变动,也未通过兼并重组形成新的制药巨头。
在TOP25企业中,仅吉利德为新进入企业,其在2016年曾跻身榜单第23位,但在2017年业绩出现下滑而退出TOP25榜单。
近年来,制药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愈加频繁,尤其对于大型制药企业而言,通过并购小型制药企业进而获得新的在研药物项目,成为这些大型制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但是,在过去的一年中,TOP10企业中的并购活动却较少出现。除了强生并购Actelion公司的案例外,参与并购活动的主要企业还包括诺华(并购Ziarco公司)、默沙东(并购Rigontec公司)、赛诺菲(并购Protein Sciences公司)、吉利德(并购Ariad公司)和百时美施贵宝(并购IFM Therapeutics公司)。
研发企业数量增速放缓
除了大型制药企业,制药研发行业同样存在着数以千计的小型制药研发公司,并拥有数量众多的在研药物项目。据统计,在过去的一年中,新成立的制药研发公司数量为670家,而2016年和2015年该数字则分别为750家和618家。全球拥有在研药物项目的制药公司数量,近年来一直呈现增长态势,数量已从2001年的1198家增长至2018年的4134家。
从制药公司数量变化的增幅情况来看,2018年全球拥有在研药物项目的制药公司数量较2017年数据仅增加了131家,增幅仅为3.3%,而2017年该增幅为8.6%,2015年和2016年增幅均超过10.0%。不难看出,近年来全球拥有在研药物项目的制药公司数量虽保持增长态势,但其增幅已明显放缓。
2018年,新出现的制药研发公司数量为670家,而实际新增企业数量仅为131家。这意味着,在过去的一年中,有539家公司因并购、注销等原因消失。
2018年的制药研发领域,虽然小型制药研发公司仍然数量巨大,但占比出现下滑。仅有1种在研药物品种的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1578家增长至1627家,拥有2种在研药物品种的企业数量则从2017年的679家下降至657家,二者占整个制药研发公司规模的比例为55.2%。2017年,这些小型制药研发公司的数量为2257家,占整个制药研发公司规模的比例为56.4%。因此,2018年小型制药研发公司的占比,与2017年数据相比出现下滑,这也是小型制药研发公司的占比首次出现下滑。
继续东移!中国势力稳步扩张
从2018年制药研发公司的地理分布(总部所在地)情况来看,整个制药行业的地理分布继续呈现向东部迁移的态势。
从所占比例变化情况来看,美国市场占比为48%,依然占据全球制药研发公司的半壁江山,较2017年数据增长1%,与2016年数据持平。欧洲地区占比出现下滑,从2017年的28%下降至2018年的27%。其中,英国、德国、法国三个主要欧洲国家所占比例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6%、3%、3%。加拿大市场所占比例同样出现了下滑,占比已从2017年的5%下降至目前的4%。
从统计数据来看,美国和欧洲地区的制药企业仍是全球新药研发的主要动力来源;而亚洲地区的占比则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其占比已从2017年的19%增长至2018年的20%。
其中,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新药研发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新药研发国,2018年总部在中国的新药研发企业数量占全球药物研发企业的比例,已从2017年的5%增长至6%。Pharmaprojects数据库收录的从事新药研发的中国新药企业数量已从2017年的219家增长至262家,中国市场已呈现出较为稳健的扩张速度。
日本及亚太其他地区的企业占比则基本维持不变,分别为3%和11%。
医药网新闻
“巨无霸”研发力下降
从研发数量的角度,与小型制药企业相比,目前大型制药企业仍居于主导地位。根据目前在研药物数量对业内企业进行排名,列出在研产品数量排名居前25位的公司,即TOP25(详见表1)。
从2018年数据来看,排名居前五位的制药公司分别为诺华、强生、阿斯利康、辉瑞和罗氏,其在研药物数量分别为223个、216个、205个、192个和191个。
其中,诺华为连续第二年位列全球在研药物数量第一,但2018年其在研药物数量减少了28个,与排名第二位的相比领先优势有所弱化。与其他公司相比,诺华的优势仍在于其自研产品所占比例更高,2018年诺华自研药物数量为138个,其自研药物占比高达61.9%。
2018年强生排名第二,2017年其排名第五,强生也是TOP10企业中在研药物数量呈现增长态势的两家企业(另一家为日本武田制药)之一。然而,考虑到强生通过并购瑞士生物技术公司Actelion获得了20多个在研药物,而2018年其在研药物数量仅增加2个来看,其表现似乎并不突出。
实际上,在TOP25企业中,仅有6家公司的在研药物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这也是前所未有的新情况。
在TOP10企业中,阿斯利康排名有所回升,从2017年的第六提升至2018年的第三。辉瑞和罗氏紧随其后,分列排名第四和第五位。罗氏、葛兰素史克、默沙东的在研药物数量均为191个,故仅能根据其自研药物数量(分别为114个、111个和109个)的差异进行排名。其中,葛兰素史克排名下滑最为明显,其新任CEO对研发线进行了重新调整,排名则从2017年的第二位下滑至当前的第六位。另外,在过去的一年中,TOP10企业均未出现重大的人事变动,也未通过兼并重组形成新的制药巨头。
在TOP25企业中,仅吉利德为新进入企业,其在2016年曾跻身榜单第23位,但在2017年业绩出现下滑而退出TOP25榜单。
近年来,制药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愈加频繁,尤其对于大型制药企业而言,通过并购小型制药企业进而获得新的在研药物项目,成为这些大型制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但是,在过去的一年中,TOP10企业中的并购活动却较少出现。除了强生并购Actelion公司的案例外,参与并购活动的主要企业还包括诺华(并购Ziarco公司)、默沙东(并购Rigontec公司)、赛诺菲(并购Protein Sciences公司)、吉利德(并购Ariad公司)和百时美施贵宝(并购IFM Therapeutics公司)。
研发企业数量增速放缓
除了大型制药企业,制药研发行业同样存在着数以千计的小型制药研发公司,并拥有数量众多的在研药物项目。据统计,在过去的一年中,新成立的制药研发公司数量为670家,而2016年和2015年该数字则分别为750家和618家。全球拥有在研药物项目的制药公司数量,近年来一直呈现增长态势,数量已从2001年的1198家增长至2018年的4134家。
从制药公司数量变化的增幅情况来看,2018年全球拥有在研药物项目的制药公司数量较2017年数据仅增加了131家,增幅仅为3.3%,而2017年该增幅为8.6%,2015年和2016年增幅均超过10.0%。不难看出,近年来全球拥有在研药物项目的制药公司数量虽保持增长态势,但其增幅已明显放缓。
2018年,新出现的制药研发公司数量为670家,而实际新增企业数量仅为131家。这意味着,在过去的一年中,有539家公司因并购、注销等原因消失。
2018年的制药研发领域,虽然小型制药研发公司仍然数量巨大,但占比出现下滑。仅有1种在研药物品种的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1578家增长至1627家,拥有2种在研药物品种的企业数量则从2017年的679家下降至657家,二者占整个制药研发公司规模的比例为55.2%。2017年,这些小型制药研发公司的数量为2257家,占整个制药研发公司规模的比例为56.4%。因此,2018年小型制药研发公司的占比,与2017年数据相比出现下滑,这也是小型制药研发公司的占比首次出现下滑。
继续东移!中国势力稳步扩张
从2018年制药研发公司的地理分布(总部所在地)情况来看,整个制药行业的地理分布继续呈现向东部迁移的态势。
从所占比例变化情况来看,美国市场占比为48%,依然占据全球制药研发公司的半壁江山,较2017年数据增长1%,与2016年数据持平。欧洲地区占比出现下滑,从2017年的28%下降至2018年的27%。其中,英国、德国、法国三个主要欧洲国家所占比例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6%、3%、3%。加拿大市场所占比例同样出现了下滑,占比已从2017年的5%下降至目前的4%。
从统计数据来看,美国和欧洲地区的制药企业仍是全球新药研发的主要动力来源;而亚洲地区的占比则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其占比已从2017年的19%增长至2018年的20%。
其中,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新药研发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新药研发国,2018年总部在中国的新药研发企业数量占全球药物研发企业的比例,已从2017年的5%增长至6%。Pharmaprojects数据库收录的从事新药研发的中国新药企业数量已从2017年的219家增长至262家,中国市场已呈现出较为稳健的扩张速度。
日本及亚太其他地区的企业占比则基本维持不变,分别为3%和11%。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山东政协委员献策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2025-01-22)
- 全国中药注册治理和质量平安监管任务会议召开 (2025-01-21)
- 国度医保局等部分将赴上海当面听取集采药品相关意见 (2025-01-21)
- 2025年,医保将有这些新福利 (2025-01-21)
- “航空医疗转运”价钱名目开端落地,高空医疗救护开启本质性停顿 (2025-01-21)
- 若何打造西医药旗舰家当?云南省代表委员齐支招 (2025-01-21)
- 推动医疗机构间查看测验成果互认 从这些名目动手 (2025-01-21)
- 浙江察看:补齐农村医疗短板,共富何故更有感? (2025-01-17)
- 国度医保局: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向流通链下游延伸 (2025-01-17)
- 吉林省力推优质医疗资本下沉 庶民便捷就医得实惠 (2025-01-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