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螺丝钉推倒多米诺:耗材占比一度高达80% |
医药网3月27日讯 做个几百元的胃镜,其中的一次性活检钳竟然高达168元!近日,北京市民王女士因腹部不适在北大某医院做了一个胃镜检查,通过检查发现胃粘膜有部分损伤,医生建议取部分活检进行病理检查,为此,缴费单上多了一项“一次性活检钳波士顿,单价168.3元”。
一把一次性活的检钳168.3元,它究竟长的什么样子?王女士想一看究竟,不过,医生以成为医疗垃圾为由拒绝了王女士的要求。
据记者了解,一次性活检钳属于医用耗材,是医疗器械的一部分,与CT、B超、核磁共振等所用的设备相比,耗材是消耗品,每天都在消耗,需要长期投入。
“活检钳分为一次性活检钳和可复用的热活检钳,一次性活检钳应是在征得患者的同意的情况下使用,毕竟,很多一次性的医用耗材并未纳入医保,相比复用耗材费用也较高。
但是,近年来,医改的关注重点大都在破除‘以药养医’上面,那么,医药不加价了,部分医院便将利润点转移向了医用耗材上,从而增加了医用耗材的使用,用来扩大医疗收入这个‘分母’,以至于医用耗材过量使用成为‘潜规则’。”一接近医疗结构的业内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次性活检钳属于普通的医用耗材,心脏起搏器、支架、骨板这些价格动辄成千上万的高值耗材的滥用以及过度检查更应是医疗监管的重点。
曾有数据表明,在卫生材料中,高值耗材占比通常达到百分之五六十,有的甚至高达80%。
耗材占比一度高达80%
医改最早从2006年就确定政府主导,建机制,要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卫生制度,要让医疗卫生回归公益性,这个理念当时是超前的。但具体实施起来步履维艰。
记者通过整理数据发现,2006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9843.34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1778.86亿元,个人卫生支出4853.56亿元。而这一数据到了2017年,我国卫生总费用51598.8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15517.3亿元,个人卫生支出14874.8亿元,2018年的卫生总费用支出更是接近了6万亿元。
十几年间,政府真的是加大了资金投入,我国卫生总费用也增长了6倍,个人卫生支出的占比也是逐年下降,但是,老百姓的获得感依然不强,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其中,药品销售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偏高直接形成了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
据记者了解,“以药养医”一直是医院筹资模式的主要渠道之一,药费占比往往能达到医院收入的40%-70%,北京、上海等地区医院的药费占比甚至更高。
直到2017年9月底,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自此,在我国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退出历史舞台。随之,提高财政补贴、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成为弥补医院政策性损失的两个主要渠道。随着我国医改各项政策的深入推进,针对药品,从公立医院集中采购到流通“两票制”,再到终端零差率、药占比严控、规范合理用药等举措切实落地,药品费用高增长得到明显遏制。
然而,在诸多公立医院药占比下行的趋势下,却伴随着各类检查性项目的量价齐升,致使医疗服务费用增长较快,百元医疗服务收入中耗材占比居高不下,而这显然违背了医改的初衷。
“我们只是单方面的破除了以药养医,并没有改变我国公立医院要自负盈亏的体制机制,加之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投入越来越低,为此,在降低药占比及全国推行药品零加成政策后,医院损失的部分需要从其它途径补回来,其中,提升耗占比便是一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措施。”上述人士表示,破除了药材养医后,不少医院陷入了通过过度检查、提高耗材占比养医的格局,在卫生材料中,高值耗材占比通常达到百分之五六十,有的甚至高达80%。
曾有媒体报道,一枚出厂价不到三千元的支架,到了患者身上就要卖到一万块钱左右,有些进口的支架,甚至可以卖到两万多。从厂家到患者,价格翻了三倍到十倍。
除了支架,还有更夸张的。南京就曾出现过天价螺丝钉,一枚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医用螺丝钉,市场价只有六十多块钱,但是厂家的报价竟然高达一千五百多块,是市场价的二十多倍。
医疗耗材价格不能“一控了之”
在药品零加成全面实施后,医疗器械的定价乱象开始凸显,医用耗材成为了下一个重点监控的对象。
2017年7月,九部委联合发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专项针对医用耗材的联合整治行动。当时,原国家卫计委曾要求各医疗机构需要将耗占比(医用耗材在百元医疗收入中的百分比)控制在20%,旨为医院可以“少用贵的只用对的”。
但实际上,不同的医院耗占比是不同的。医院级别越高,进行的手术越复杂,使用的耗材也相对高端,耗占比一般也就更高,而较小的医院往往承担常见疾病的治疗,更多是低值消耗。各科室的耗占比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一般外科能达到25%左右,耳鼻喉在百分之七八,糖尿病医院低;骨科、血管外科、脊柱科、大血管等,比例都很高。
“一刀切”的结果就是,当年年底,便有多地公立医院被传医用手术耗材被限用,影响到了患者治疗。
原来,公立医院为了完成降耗任务,一方面会通过集中采购、直接向供应商砍价、缩减供应商渠道等方法来降低耗材采购价格,另一方面也会加强控制医用耗材的使用管理,为此,为了年终考核时让上级检查组看到一个“漂亮的数字”,部分医院甚至通过停用部分医用耗材等“突击控费”的形式控制耗占比的降费指标。
如此一来,耗占比是降下来了,也减轻了患者负担,减少了医保支出,不乏良好初衷,但是影响了医疗秩序,显然不是善治之举。
于是在2018年3月,在国家卫健委联合5部委发布的《关于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中明确,将控费指标细化分解到每家医院,不搞“一刀切”。根据耗占比的计算公式,除了不同医院不同指标,耗材价格和医院收入结构也是耗占比的决定因素之一,这与近年来国家要求耗材集采降价和提高医疗服务收入的举措是相呼应的。同时,定下了2018年及以后深化医改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其中并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
医用耗材“两票制”是指由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到经营企业开具一次发票,经营企业到医疗机构开具一次发票。
除此之外,福建、安徽、天津、北京、山东、宁夏、贵州、湖北、广东、江西、江苏、广西、湖南、辽宁、四川、新疆等近20个省(直辖市)宣布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其中,福建、天津、广东、四川、新疆、辽宁已全面启动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安徽、山东、湖北、江西也有部分地区及医院开始实施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北京将于2019年6月中旬起实施此改革。
“事实上,医疗耗材滥用,价格高是治理的重点,但并不是说所有价格高的都可以视为不合理而一刀切,毕竟医疗耗材的选用,与医疗技术与服务密切相关。”上述人士表示,医用耗材不能通过“控费”一控了之,这类价格的理性回归最终还是要靠市场竞争,同时,加强对医院医疗过程中耗材使用的日常监督。
医药网新闻
一把一次性活的检钳168.3元,它究竟长的什么样子?王女士想一看究竟,不过,医生以成为医疗垃圾为由拒绝了王女士的要求。
据记者了解,一次性活检钳属于医用耗材,是医疗器械的一部分,与CT、B超、核磁共振等所用的设备相比,耗材是消耗品,每天都在消耗,需要长期投入。
“活检钳分为一次性活检钳和可复用的热活检钳,一次性活检钳应是在征得患者的同意的情况下使用,毕竟,很多一次性的医用耗材并未纳入医保,相比复用耗材费用也较高。
但是,近年来,医改的关注重点大都在破除‘以药养医’上面,那么,医药不加价了,部分医院便将利润点转移向了医用耗材上,从而增加了医用耗材的使用,用来扩大医疗收入这个‘分母’,以至于医用耗材过量使用成为‘潜规则’。”一接近医疗结构的业内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次性活检钳属于普通的医用耗材,心脏起搏器、支架、骨板这些价格动辄成千上万的高值耗材的滥用以及过度检查更应是医疗监管的重点。
曾有数据表明,在卫生材料中,高值耗材占比通常达到百分之五六十,有的甚至高达80%。
耗材占比一度高达80%
医改最早从2006年就确定政府主导,建机制,要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卫生制度,要让医疗卫生回归公益性,这个理念当时是超前的。但具体实施起来步履维艰。
记者通过整理数据发现,2006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9843.34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1778.86亿元,个人卫生支出4853.56亿元。而这一数据到了2017年,我国卫生总费用51598.8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15517.3亿元,个人卫生支出14874.8亿元,2018年的卫生总费用支出更是接近了6万亿元。
十几年间,政府真的是加大了资金投入,我国卫生总费用也增长了6倍,个人卫生支出的占比也是逐年下降,但是,老百姓的获得感依然不强,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其中,药品销售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偏高直接形成了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
据记者了解,“以药养医”一直是医院筹资模式的主要渠道之一,药费占比往往能达到医院收入的40%-70%,北京、上海等地区医院的药费占比甚至更高。
直到2017年9月底,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自此,在我国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退出历史舞台。随之,提高财政补贴、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成为弥补医院政策性损失的两个主要渠道。随着我国医改各项政策的深入推进,针对药品,从公立医院集中采购到流通“两票制”,再到终端零差率、药占比严控、规范合理用药等举措切实落地,药品费用高增长得到明显遏制。
然而,在诸多公立医院药占比下行的趋势下,却伴随着各类检查性项目的量价齐升,致使医疗服务费用增长较快,百元医疗服务收入中耗材占比居高不下,而这显然违背了医改的初衷。
“我们只是单方面的破除了以药养医,并没有改变我国公立医院要自负盈亏的体制机制,加之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投入越来越低,为此,在降低药占比及全国推行药品零加成政策后,医院损失的部分需要从其它途径补回来,其中,提升耗占比便是一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措施。”上述人士表示,破除了药材养医后,不少医院陷入了通过过度检查、提高耗材占比养医的格局,在卫生材料中,高值耗材占比通常达到百分之五六十,有的甚至高达80%。
曾有媒体报道,一枚出厂价不到三千元的支架,到了患者身上就要卖到一万块钱左右,有些进口的支架,甚至可以卖到两万多。从厂家到患者,价格翻了三倍到十倍。
除了支架,还有更夸张的。南京就曾出现过天价螺丝钉,一枚骨科手术中使用的医用螺丝钉,市场价只有六十多块钱,但是厂家的报价竟然高达一千五百多块,是市场价的二十多倍。
医疗耗材价格不能“一控了之”
在药品零加成全面实施后,医疗器械的定价乱象开始凸显,医用耗材成为了下一个重点监控的对象。
2017年7月,九部委联合发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专项针对医用耗材的联合整治行动。当时,原国家卫计委曾要求各医疗机构需要将耗占比(医用耗材在百元医疗收入中的百分比)控制在20%,旨为医院可以“少用贵的只用对的”。
但实际上,不同的医院耗占比是不同的。医院级别越高,进行的手术越复杂,使用的耗材也相对高端,耗占比一般也就更高,而较小的医院往往承担常见疾病的治疗,更多是低值消耗。各科室的耗占比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一般外科能达到25%左右,耳鼻喉在百分之七八,糖尿病医院低;骨科、血管外科、脊柱科、大血管等,比例都很高。
“一刀切”的结果就是,当年年底,便有多地公立医院被传医用手术耗材被限用,影响到了患者治疗。
原来,公立医院为了完成降耗任务,一方面会通过集中采购、直接向供应商砍价、缩减供应商渠道等方法来降低耗材采购价格,另一方面也会加强控制医用耗材的使用管理,为此,为了年终考核时让上级检查组看到一个“漂亮的数字”,部分医院甚至通过停用部分医用耗材等“突击控费”的形式控制耗占比的降费指标。
如此一来,耗占比是降下来了,也减轻了患者负担,减少了医保支出,不乏良好初衷,但是影响了医疗秩序,显然不是善治之举。
于是在2018年3月,在国家卫健委联合5部委发布的《关于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中明确,将控费指标细化分解到每家医院,不搞“一刀切”。根据耗占比的计算公式,除了不同医院不同指标,耗材价格和医院收入结构也是耗占比的决定因素之一,这与近年来国家要求耗材集采降价和提高医疗服务收入的举措是相呼应的。同时,定下了2018年及以后深化医改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其中并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
医用耗材“两票制”是指由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到经营企业开具一次发票,经营企业到医疗机构开具一次发票。
除此之外,福建、安徽、天津、北京、山东、宁夏、贵州、湖北、广东、江西、江苏、广西、湖南、辽宁、四川、新疆等近20个省(直辖市)宣布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其中,福建、天津、广东、四川、新疆、辽宁已全面启动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安徽、山东、湖北、江西也有部分地区及医院开始实施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北京将于2019年6月中旬起实施此改革。
“事实上,医疗耗材滥用,价格高是治理的重点,但并不是说所有价格高的都可以视为不合理而一刀切,毕竟医疗耗材的选用,与医疗技术与服务密切相关。”上述人士表示,医用耗材不能通过“控费”一控了之,这类价格的理性回归最终还是要靠市场竞争,同时,加强对医院医疗过程中耗材使用的日常监督。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国度药监局对于50批次不契合规则化妆品的告示 (2024-11-22)
- 青海藏医药历久弥新:中藏医馆广笼罩、整顿古籍文献3000余部 (2024-11-20)
- 河北省对于调整部门医疗服务名目价钱的关照 (2024-11-20)
- 山西规范(兼容)“肺功效综合训练”等医疗服务名目价钱 (2024-11-20)
- 福建省对于审定药学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4-11-20)
- 浙江安康数字人已服务超1400万人次 (2024-11-20)
- 国度药监局对于修订风湿骨痛制剂阐明书的布告 (2024-11-19)
- 若何拓展丰厚三明医改教训内在?浙江如许“答题” (2024-11-19)
- 国度卫健委:支持药企合规展开营销、学术交流 (2024-11-18)
- 财报披露:百济神州、阿斯利康、阿里安康… (2024-11-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