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Sci Adv:自身免疫病患者药物副作用的产生机制

Sci Adv:自身免疫病患者药物副作用的产生机制

2019年12月18日 讯 /100医药网BIOON/ --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和克罗恩氏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困扰着世界上大多数群体。

值得庆幸的是,现已有几种针对这些疾病的新药问世。然而,这一类称为TNF抑制剂的药物的使用伴随着严重感染甚至癌症的风险。

近日,密歇根大学医学院(Michigan Medicine)的研究小组可能已经找到了TNF-a抑制剂引发副作用原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杂志上,揭示了树突状细胞先前未知的功能。

(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树突状细胞是先天免疫网络的一部分,是人体抵抗威胁的第一道防线。它们帮助另一种称为T细胞的免疫细胞(属于适应性免疫系统)学习如何对给定的细菌或致病因子做出适当反应。“树突状细胞是免疫反应的主要协调者,它会告诉免疫系统中的其他细胞该怎么办,”文章作者,副教授Michal Olszewski解释说。

这项研究表明,这些细胞具有自己的程序记忆形式,并且依赖于TNFa分子。Olszewski说:“我们的研究发现,TNFa是对树突状细胞进行编程的系统的一部分,因此他们知道如何对T细胞进行编程。”

TNFa在帮助树突状细胞引导T细胞抵抗隐藏在体内细胞内的某些真菌感染和结核病感染方面尤其重要。这就是服用这些自身免疫药物的人特别容易受到上述感染的原因。

“某些微生物非常聪明,它们通过愚弄免疫系统,逃避杀伤,从而导致疾病。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TNFa存在的情况下,微生物无法发挥这些作用。

此外,该小组发现树突状细胞的程序设计依赖于表观遗传学的快速变化。这一发现对开发针对免疫系统的疗法具有重要意义。Olszewski说:“这对于疫苗的开发,理解免疫系统如何应对慢性感染以及为什么服用抗TNF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特别容易受到这类疾病的影响非常重要。”(100医药网100yiyao.com)

资讯出处:

原始出处:Alison J. Eastman, Jintao Xu, Jennifer Bermik, Nicole Potchen, Aaron den Dekker, Lori M. Neal, Guolei Zhao, Antoni Malachowski, Matt Schaller, Steven Kunkel, John J. Osterholzer, Ilona Kryczek, Michal A. Olszewski. Science Advances, 2019; 5 (12): eaaw9051 DOI: 10.1126/sciadv.aaw9051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