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6日Science期刊精华,同期发表三篇关于HIV的Science论文 |
![]() |
夜间的强光会打乱机体正常的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s),从而引发失眠;实际上,昼夜几率在机体健康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干扰昼夜节律常常会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比如癌症、心脏病、肥胖、等,因此,理解人眼感知光线的机制或能帮助有效预防抑郁、促进夜间睡眠并保持机体健康的昼夜节律。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眼睛中发现了三种细胞类型,其能帮助检测光线,并使大脑的昼夜节律与周围的光线保持一致,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首次评估了这种名为本质感光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的细胞对光线的反应,以及其对机体健康的重要应用。
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三种类型的ipRGCs细胞,第一种细胞对光的响应速度较快,但关闭时间较长,而第二种细胞开启和关闭时间均较长,第三类细胞在灯光非常明亮时才会产生响应,但其开启非常迅速且能在灯光消失后立马关闭。理解每一种ipRGCs细胞的功能或能帮助研究人员设计出更好的光照条件或疗法来开启/关闭这些细胞活性。
研究者指出,ipRGCs细胞负责将光信号传输到大脑中,甚至是在缺乏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人群中也需要向大脑中传递图像。在携带有正常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人群中,ipRGCs细胞实际上能与这些细胞密切合作,本文研究表明,ipRGCs细胞能结合视杆和视锥细胞所检测到的光信号,从而为我们所看到的信息增加亮度和对比度信息。
7.
doi:10.1126/science.aay2783; doi:10.1126/science.aaz8642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揭示了关键大脑受体复合物的奥秘。大脑中名为AMPARs的谷氨酸受体对于突触可塑性、学习和记忆力非常重要,AMPARs受体的功能不良常常与多种神经性和精神性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包括癫痫症、阿尔兹海默病、重度抑郁症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等。
揭示AMPARs的形成机制及作用机理对于开发新型药用化合物非常关键,这些化合物或能通过提高或降低AMPARs的活性来帮助改善多种疾病的治疗。文章中,研究人员首次揭开了AMPARs的结构,其还携带有一种名为CNIH3的辅助亚基;这些潜在的药物靶点都是研究人员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所发现的。
AMPARs能被一种称之为辅助亚单位的膜蛋白所调节,这种亚单位能与AMPARs形成一种复杂的复合体,其中一种最常见的调节子就是名为cornichon (CNIH)的蛋白家族。当标本被冷冻以保存结构时,冷冻电子显微镜能够产生超高分辨率的图像,文章中,研究人员基于该技术获得了首个AMPARs-CNIH3复合体联合脂质分子的分子图像,通过对该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者发现,细胞膜中CNIH3的折叠与计算机算法所预测的并不相同,基于该结构,研究人员假设,CNIH3的结合位点位于形成受体离子孔的GluA亚单位附近,其或许能作为一种潜在的靶点来帮助开发新型药物,从而有效用来控制AMPARs的离子通道活性。
8.Science:揭示全球动物物种对栖息地碎片化的敏感性
doi:10.1126/science.aax9387; doi:10.1126/science.aba1103
人类活动造成的栖息地碎片化对生物的分布和移动具有影响。Betts等人对栖息地破碎化如何影响生态群落的组成进行了全球分析。 在由4489种动物组成的数据集中,历史上几乎没有受到干扰的地区往往会容纳着更高比例的对栖息地碎片化敏感的物种。 受到更多干扰的地区的物种更具适应能力。 从历史上看,高纬度地区遭受的干扰更大,并且拥有更多的适应性物种,这表明灭绝已经清除了对栖息地碎片化敏感的物种。 因此,在热带地区,限制栖息地碎片化的保护工作尤为重要。
这项研究揭示了这种癌症可以在生命的最初几周内形成的新途径,在这种途径中,早期的细胞获得与癌症相关的修饰,并且在肾脏发育时增殖。了解这种癌症的根源有望改善治疗,并有助阻止维尔姆斯肿瘤复发。这一发现还增加了有朝一日有可能在产生之前筛查这种癌症的可能性。(100医药网 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关键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望作为癌症治疗的靶点 (2025-05-17)
- Nature:修复细胞再循环中心有望治疗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 (2025-05-17)
- 《免疫》:中国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毒蛋白瘫痪小胶质细胞之谜! (2025-05-17)
- 美国医改、药价与选票 (2025-05-17)
- Nat Commun:科学家揭秘机体肺部守护者!let (2025-05-16)
- Cell Metabol:揭秘FGF21逆转人类脂肪肝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5-16)
- Cell Death Dis:两种信号传导蛋白在亨廷顿病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2025-05-16)
- “精准治肺”助力畅快呼吸 上海六院为慢阻肺患者完成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 (2025-05-16)
- Cell重磅:CAR (2025-05-16)
- 最新研究显示,加班工作可能会改变大脑结构 (2025-05-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