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文 这些药被点名重点监测 |
![]() |
国家卫健委发文,这些药被点名重点监测……
▍一批药,重点监测
1月15日,国家卫健委药政司发布文件——关于《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公告显示,未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成员单位制定国家短缺药品清单和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为加强药品短缺风险预警,国家对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进行重点监测。
其中,短缺药品,是指经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或者不可完全替代,在一定时间或一定区域内供应不足或不稳定的药品。
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是指经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或者不可完全替代,供应来源少,存在供给短缺风险,重点关注基本药物和急(抢)救、重大疾病、公共卫生及特殊人群等用药。
国家组织制定国家短缺药品清单和临床必需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
等相应的清单建立完毕后,将有新的一批药品,被纳入重点监测范围。
▍这些药品,进入清单
文件明确,国家卫健委明确承担短缺药品监测的部门,综合分析短缺药品多源信息采集平台监测信息和部门联通共享信息。
原则上,以同期纳入3个及以上省级短缺药品清单,省级联动机制通过直接挂网、自主备案和药品储备等方式在一定时间内仍无法有效解决短缺问题的药品,形成国家短缺药品基础清单。
根据以下信息综合分析形成清单:
(一)纳入省级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的药品;
(二)省级报告的短缺药品信息;
(三)国家短缺药品多源信息采集平台监测信息;
(四)部门联通共享信息;
(五)生产企业数量少、临床需求量小且不确定的基本药物、急(抢)救、重大疾病、公共卫生、特殊人群等用药信息。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品种,应当从国家短缺药品清单中调出。
(一)市场供应充足、能够形成有效竞争、基本满足临床需求的;
(二)可被风险效益比或成本效益比更优的新品种所替代的。
在国家和省级短缺药品清单中的品种,允许企业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主报价、直接挂网,医疗机构自主采购。
对于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和短缺药品清单中的药品,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无企业挂网或没有列入本省份集中采购目录的,医疗机构可提出采购需求,线下搜寻药品生产企业,并与药品供应企业直接议价,按照公平原则协商确定采购价格,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自主备案,做到公开透明。
此外,国家将加强短缺药品清单和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中药品的价格异常情况监测预警,强化价格常态化监管,加大对原料药垄断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分类妥善处理药品价格过快上涨问题。
▍短缺药品,已成为重点问题
相关报道显示,从2018年1-5月份《短缺药品监测结果快报及附件》资料整理,全国城市公立医院短缺药品监测岗哨涉及的短缺药品近2000个,而2017年同期涉及的短缺药品数量仅为860个。
截至目前,包括宁夏、贵州、云南、江苏、内蒙古等省份已经相继发布了短缺药品清单。30个省份均建立会商联动机制,确定500多个短缺药品监测哨点,梳理139种临床易短缺药品清单,绝大多数已经恢复生产供应;加强短缺信息分析处理和上报,解决诸如青霉胺、鱼精蛋白、赫赛汀等100余种药品的供应问题。
与此同时,通过布局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实现了20种短缺药的集中生产和稳定供应。
如今,短缺药已经上升为国家高度,深受重视。
2019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公布了短缺药品配送不得限制配送企业,不受“两票制”限制等措施。
一直以来,配送率低、配送难是短缺药的痛点,而”低价药,中标死“也使很多企业不得不放弃药品生产,从而使药品供应不足。
此次国家卫健委再次发文强调,短缺药问题或会进一步加快解决进程。
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建立健全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7号)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短缺药品,是指经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或者不可完全替代,在一定时间或一定区域内供应不足或不稳定的药品。
为加强药品短缺风险预警,国家对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进行重点监测。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是指经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或者不可完全替代,供应来源少,存在供给短缺风险,重点关注基本药物和急(抢)救、重大疾病、公共卫生及特殊人群等用药。
国家组织制定国家短缺药品清单和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短缺药品清单和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的确定、发布、调整。
第四条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以下简称联动机制)成员单位制定国家短缺药品清单和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关键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望作为癌症治疗的靶点 (2025-05-17)
- Nature:修复细胞再循环中心有望治疗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 (2025-05-17)
- 《免疫》:中国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毒蛋白瘫痪小胶质细胞之谜! (2025-05-17)
- 美国医改、药价与选票 (2025-05-17)
- Nat Commun:科学家揭秘机体肺部守护者!let (2025-05-16)
- Cell Metabol:揭秘FGF21逆转人类脂肪肝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5-16)
- Cell Death Dis:两种信号传导蛋白在亨廷顿病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2025-05-16)
- “精准治肺”助力畅快呼吸 上海六院为慢阻肺患者完成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 (2025-05-16)
- Cell重磅:CAR (2025-05-16)
- 最新研究显示,加班工作可能会改变大脑结构 (2025-05-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