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学习音乐让“熊孩子”秒变“尖子生”

学习音乐让“熊孩子”秒变“尖子生”

2020年1月17日 讯 /BIOON/ --春节将近,在一年一度的阖家团圆之际,很多朋友被三叔六姑家的“熊孩子”折磨的戏码又要上演了。

根据网友们的血泪控诉:自己好不容易攒钱买的手办,被熊孩子哭着闹着要据为己有,做家长的不仅不管,而且还火上浇油:“这破玩具值几个钱儿,回头你再买一个不行了吗?”;辛辛苦苦工作攒钱买的最新款电脑,熊孩子非得拿去玩,回头一看,装了百八十个莫名其妙的,病毒多的杀不完,没办法只好重装系统。

我们没法跟小朋友讲道理,也不好意思顶撞家里的长辈,再大的委屈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要问如何先下手为强,将熊孩子支开呢?这时候,我们不妨祭出“问成绩大招”:

-“孩子期末考试成绩怎么样啊?”

-“哎,还行吧,不理想”

-“那怎么能行呢,假期时间得利用起来啊”

-“算了吧,好不容易放个假,不想给他太大压力”

-“数理化不想学,学个音乐也挺好啊”

-“他是那块材料么”

-“怎么不是,人都有科学研究了,学音乐对小孩子大脑发育可有帮助了。学了音乐,数理化成绩门门一百”

-“这么神奇吗?你给我讲讲?”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音乐训练会影响大脑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演奏乐器是一种多感官和运动的体验,它会产生情绪和动作-从轻敲手指到跳舞-并使大脑中的愉悦和反馈系统参与其中。在长时间的锻炼之后,它有可能改变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音乐,神经影像学和脑可塑性方面的专家,来自哈佛医学院的医学博士Gottfried Schlaug说。这些新发现表明:“激烈的音乐训练会在大脑的不同发育阶段产生影响,并且对创造力,认知和学习产生一系列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年幼时期进行音乐训练可能会增强大脑,特别是与语言等有关的区域的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者们研究了音乐训练对48位青少年大脑结构的影响。他们都接受过至少一年的正规音乐训练,分别从3岁到15岁之间的某个时间开始。

在排除其它影响之后,他们发现:7岁之前开始上音乐课的人的听力和自我意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体积似乎更大。这表明早期的音乐训练有可能有助于大脑的发育。“早期的音乐训练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使他们更容易享受音乐,而且对他们的大脑更有益,而且这些大脑的变化也可能导致认知能力的提高。有很多研究表明,音乐训练具有多种与认知功能有关的益处,例如更好的工作记忆,音高辨别能力和选择性注意力,等等。”

如此一番论述,熊孩子家长们大概率被你说服,这时候你只要再加一句:“人家谁家那谁谁谁,就因为参加了寒假音乐辅导课,这次期末考试班里考了第一名呢”。保证熊孩子分分钟被领去受教育,再也不会来烦你了。

以上是玩笑话,但接受音乐学习在提高大脑认知水平方面确实有科学证据的支持。因此,熊孩子也好,好孩子也罢,参加音乐辅导班是值得家长们考虑的,再不济也能学点音乐知识啊。(100医药网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