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科学家们在抗菌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科学家们在抗菌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文章中,研究者重点对一种名为UpaB的蛋白质进行研究,细菌拥有的这种超级胶水蛋白(UpaB)会使得5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出现尿路感染。研究者在引发感染的其它病原体外膜中也发现了相似的蛋白质,包括食物中毒、百日咳、脑膜炎、斑疹伤寒和衣原体感染等。研究者Begona Heras表示,本文研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抵御耐药性的新型解决策略。

图片来源: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735-9

【6】

doi:10.3389/fcimb.2019.00037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用于血管内导管的新型抗菌涂层,有朝一日可以帮助预防血管相关的血流感染。这些感染是医院,医疗保健提供者以及最重要的患者的主要负担,研究人员想开发一种能够杀死浮游[自由漂浮]细菌并防止表面定植的涂层。我们收集的最初数据表明,我们有一些非常有希望的东西。”

研究人员表明,聚氨酯涂层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各种医学相关的表面并逐渐释放一种名为金诺芬的药物,可以在实验室测试中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近一个月。测试还表明涂层可以防止MRSA生物膜的形成,一旦建立,它对抗微生物处理特别有弹性。

【7】

doi:10.1038/s41586-019-1735-9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杀菌毒素:Tas1,它有望抵抗超级细菌传染病。细菌将这种抑制生长的毒素注入到作为竞争对手的中以获得竞争优势,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研究人员在发现一种新的毒素后一直在研究细菌如何分泌抗菌分子。这种毒素是一种科学家们从未发现过的抗菌酶。在确定了这种毒素的分子结构之后,Whitney和Ahmad意识到,它类似于合成一种众所周知的称为(p)ppGpp的细菌信号分子的酶。这种信号分子在正常情形下有助于在应激条件下(比如接触)生存。研究者表示,这种毒素的三维结构起初令人困惑,这是因为没有已知的毒素看起来像制造(p)ppGpp的酶,而(p)ppGpp本身不是一种毒素。

【8】

doi:10.1038/s41467-017-02234-4

一些类型的葡萄球菌能够在人体皮肤以及粘膜层生长,并且保持与宿主彼此之间相安无事。但其它一类型的则存在于土壤以及水环境中。当我们机体遇到上述的时候,免疫系统会激活以消除任何可能的感染。但免疫系统究竟是如何分辨有害的病原菌以及无害的共生菌的呢?最近来自Tübingen大学的Friedrich G?tz教授做出的研究成果对此进行了揭示。

研究者们发现其中的关键在于脂蛋白表面连接的长链脂肪酸。脂肪酸的长度往往决定了免疫系统的反应强度。这一发现发表在Nature Communcations杂志上;研究者们首先分析了人体皮肤表面的共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他们将其与存在于肉制品中的肉葡萄球菌进行了比较。人体免疫系统通过特殊的受体识别葡萄球菌表面的脂蛋白,这使得我们能够识别外界的入侵物。“我们发现免疫系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反应强度远远低于肉葡萄球菌”。

【9】

doi:10.1126/science.aal4677

调节一种被称作自噬的细胞循环系统的基因经常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患者中发生突变,但是自噬与炎症性肠病之间存在的关联仍然是未知的。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小鼠中发现一种后备的抗病原体系统利用细胞中的自噬复合体运送蛋白武器到前线(即细胞表面)来抵抗攻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

研究者表示,这是首个例子说明这种替代通路在动物体内用于免疫防御。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估计,大约有300万美国居民患上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中克罗恩病患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约各占一半。这两种疾病的特征是慢性胃肠道炎症。

【10】进行修饰 有望开发出新型抗菌药物

doi:10.1038/s41467-017-02118-7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沃威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深入解析了抗生素D-环丝氨酸在分子水平下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耐药性致病菌感染的新型有效的抗生素疗法。

D-环丝氨酸是一种古老的抗生素,其能有效治疗诸如结核病等多种致病菌感染,但通常是作为二线治疗药物,因为其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今研究者发现,D-环丝氨酸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对多个细菌靶点发挥作用,该药物能通过抑制细胞中两种不同的酶类来发挥作用,这两种酶类分别为D-丙氨酸外消旋酶和D-丙氨酸—D-丙氨酸连接酶,每一种酶类都能帮助构建并维持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