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1日Science期刊精华 |
![]() |
研究人员合成了仿生PS的脂质体包载了cGAMP形成了一种新型佐剂,这种佐剂(PS-GAMP)可有效增强流感疫苗诱导模拟无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的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反应和CD8+ T细胞的免疫反应,同时不会产生过度炎症。经鼻内注射PS-GAMP佐剂和H1N1疫苗2天后,小鼠可以 对H1N1、H3N2、H5N1和H7N9病毒保持至少6个月的交叉保护,同时还可以保持肺记忆CD8+ T细胞。随后研究人员在雪貂中验证了其佐剂效应。研究人员发现当肺泡上皮细胞(AECs)缺乏sting基因或间隙连接被抑制时,PS-GAMP介导的调节作用被大大消除。总的而言,本研究 发现AECs在诱导异型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而研究人员开发的PS-cGAMP可以作为一种广谱佐剂对抗多种流感。
4.Science:复旦大学解析出与核小体结合在一起时的人BAF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doi:10.1126/science.aaz9761
SWI/SNF家族的染色质重塑剂调节染色质和转录。蛋白复合物BAF和PBAF是哺乳动物SWI/SNF染色质重塑剂,在多种发育和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来自中国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解析出人BAF复合物的结构,这种复合物包含三个分别在顶部、底部和侧面与核小体结合的模块,从而使得它的核小体识别模式有别于其他的染色质重塑剂。经常与人类癌症相关的BAF突变几种发生在核小体相互作用区域。这种结构为理解BAF介导的染色质重塑机制及其在癌症中的失调提供了框架。
5.两篇Science论文从结构上揭示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的作用机制
doi:10.1126/science.aaz0326; doi:10.1126/science.aay9813
许多批准的药物与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合。靶向GPCR所面临的挑战是不同的配体优先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 AT1R)就是一种GPCR。两篇Science论文显示了与两种信号分子(G蛋白和抑制蛋白)偶联的AT1R的偏向性信号转导是如何产生的。Suomivuori等人使用大规模的原子模拟来揭示与不同信号通路偶联在一起是通过两种不同的AT1R构象实现的,而且胞外配体偏向性地结合其中的一种或另一种构象。Wingler等人解析出AT1R与具有不同偏向性的配体结合在一起时的晶体结构。这些晶体结构显示出结合袋中和周围的构象变化,与原子模拟观察到的结果相匹配。这些研究工作可能为合理设计更有效且副作用更少的药物提供了框架。
6.Science:大黄蜂也可进行跨感官识别
doi:10.1126/science.aay8064; doi:10.1126/science.aba8519
人类擅长于心理意象(mental imagery),而且我们可以通过感官传递这些意象。比如,一个看不见的物体,但在我们的脑海里有一个心理意象,仍然可以通过触摸来识别。这种跨感官识别(cross-modal recognition)具有高度的适应性,最近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也发现了,但它是否广泛存在还存在争议。 Solvi等人对大黄蜂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测试,这是因为大黄蜂被越来越多地认为具有一些相对高级的认知技能。他们发现,如果蜜蜂在光线下看到但没有触摸到物体,它们就能在黑暗中通过形状来识别物体,反之亦然,这就清晰地表明蜜蜂能够在各种感官之间传递识别信息。
7.Science:探究一种Ser-Thr激酶中变构激活的古老起源
doi:10.1126/science.aay9959
酶的活性通常受构象变化的调节,这些变化与效应物在变构位点的结合有关,这一特征对于参与信号级联反应的酶来说尤为重要。Hadzipasic等人研究了Aurora A的变构调节的起源,其中Aurora A是一种参与真核细胞周期进程的激酶。Aurora A通过一种名为TPX2的效应蛋白的结合而进行变构调节,而且TPX2也将这种激酶靶向纺锤体微管。通过重建祖先激酶序列,他们发现TPX2虽然可与早期的Aurora A结合,但具有较弱的激活作用,它的激活作用因这种激酶内部变构网络的进化而逐渐增强。这种活性蛋白位于有丝分裂纺锤体上的进化优势可能驱动了这种调节机制的产生。
8.Science:生物催化合成平面手性大环分子
doi:10.1126/science.aaz7381
具有大环的分子(即大环分子)通常受到构象约束,而且当环上的取代基不能自由旋转时,一些大环分子表现出平面手性。受限制的旋转通常在大环分子中得到重视,这是因为这可以让它们保持功能性构象。通过使用成熟的脂肪酶,Gagnon等人开发出具有易于功能化的手柄的平面手性大环分子的合成方法。计算对接(computational docking)可反映如何使用酶作为催化剂进行连续的酰化反应以赋予观察到的立体化学特性。(100医药网 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浙江大学第64期“基因组科学”研习班2025年招生通知 (2025-05-22)
- npj Breast Cancer: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或能避免一些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 (2025-05-22)
- 小堂浴疗仪亮相老博会:从纳米助浴到小分子团浴疗的"心"飞跃 (2025-05-22)
- 同济医院携手东方有线推出一站式科普平台“食管健康361N” (2025-05-22)
- Science:新研究开发出深层组织体内声打印平台,有望实现精确的药物递送 (2025-05-22)
- 一盏灯健康平台获“年度健康产业IP标杆” 与创客匠人联合打造健康IP新生态 (2025-05-21)
- Cell重磅:华人团队开发新型镇痛药物,效果突出且避免成瘾等副作用 (2025-05-21)
- Cell Metabolism:刘丹倩团队揭示大脑过氧化氢信号调控睡眠稳态新机制 (2025-05-21)
- AD:贾建平团队发现,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77%有关! (2025-05-21)
- 新形势下中国医药创新突围之路上海见分晓 (2025-05-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