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层发育研究取得进展 |
![]() |
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大脑的结构、体积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以小鼠为代表的平滑型大脑到以人为代表的具有复杂沟回结构的大脑,其中的神经细胞均来自于神经,神经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一直是神经生物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阐明大脑神经的特性和调控机制能够为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和新的思路。2月20日,国际皮层研究领域杂志Cerebral Cortex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课题组的研究论文“Abundant Self-Amplifying Intermediate Progenitors in the Subventricular Zone of the Chinese Tree Shrew Neocortex”。该研究对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在不同发育时间点(E25、E30、E35、E40)的大脑皮层发育特征,特别是对神经的种类和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首先,研究人员对中缅树鼩大脑皮层的结构和细胞类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发育时程的推进中缅树鼩的大脑皮层其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快速扩张,出现了类似灵长类的外侧脑室下区结构(outer subventricular zone,oSVZ),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实时成像技术研究了不同的神经的分子表达、形态和分裂模式等特征,作者发现在oSVZ中出现了大量的外侧辐射胶质细胞(outer radial glial cell, oRG)。这一研究结果显示oSVZ结构的产生和oRG细胞的出现并非沟回动物的特征,而是进化中一个普遍的现象,跟大脑沟回的形成并无直接的关联。除了oRG细胞外,在SVZ及oSVZ中作者们还发现了大量的中间前体细胞(intermediate progenitor cell,IPC)。中间前体细胞是大脑皮层中另一类重要的神经前体细胞,在小鼠等啮齿类动物中,大多数的中间神经前体细胞仅进行一次对称的分裂产生两个神经细胞;但是在灵长类生物中,中间前体细胞能够进行多次的分裂产生多个神经细胞。通过嘧啶类似物EdU和BrdU双标实验,以及time-lapse实时成像技术的记录发现中缅树鼩大脑皮层中的中间前体细胞具有多次分裂能力。这是首次在非灵长类中发现具有多次分裂能力的中间前体细胞,多次分裂能力的中间前体细胞增强了神经细胞产生的速度和数量,为大脑体积的快速扩增提供了细胞学的基础。(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浙江大学第64期“基因组科学”研习班2025年招生通知 (2025-05-22)
- npj Breast Cancer: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或能避免一些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 (2025-05-22)
- 小堂浴疗仪亮相老博会:从纳米助浴到小分子团浴疗的"心"飞跃 (2025-05-22)
- 同济医院携手东方有线推出一站式科普平台“食管健康361N” (2025-05-22)
- Science:新研究开发出深层组织体内声打印平台,有望实现精确的药物递送 (2025-05-22)
- 一盏灯健康平台获“年度健康产业IP标杆” 与创客匠人联合打造健康IP新生态 (2025-05-21)
- Cell重磅:华人团队开发新型镇痛药物,效果突出且避免成瘾等副作用 (2025-05-21)
- Cell Metabolism:刘丹倩团队揭示大脑过氧化氢信号调控睡眠稳态新机制 (2025-05-21)
- AD:贾建平团队发现,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77%有关! (2025-05-21)
- 新形势下中国医药创新突围之路上海见分晓 (2025-05-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