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多篇文章聚焦近期炎症研究新进展!

多篇文章聚焦近期炎症研究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机体炎症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

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1】

doi:10.1016/j.celrep.2020.02.021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皮肤上存在两种常见的葡萄球菌,该菌种会加剧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皮肤病-纳瑟顿综合症的严重程度。

研究者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与皮肤微生物组中的信息紧密相关。这种罕见的疾病是由于人类基因的突变引起的。但是,在成年人中,该疾病的症状是由皮肤微生物组驱动的,两个基因组紧密合作。当一个基因关闭时,即使是一个基因,另一个基因组也会发生反应。文章中,研究人员确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如何在小鼠模型中充当皮肤炎症和屏障破坏的催化剂。

【2】

doi:10.1016/j.cmet.2020.01.009

当年老、压力或环境毒素使机体免疫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时就会导致机体产生慢性炎症,从而引发多种毁灭性的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疾病、和癌症等;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特殊的分子开关,其或能帮助控制负责机体慢性炎症发生的“免疫机器”,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型疗法来抑制甚至逆转多种与年龄相关的人类疾病。

研究者Danica Chen表示,我们的实验室非常感兴趣研究机体老化的可逆性机制,此前我们发现,老化的能够重焕青春活力;现在我们要问的是,衰老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被逆转,如今通过对机体生理学状况进行观察,研究人员做到了这一点,比如炎症和胰岛素耐受等,这些都与年龄相关的退化和疾病发生直接相关。

【3】性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doi:10.1016/j.cmet.2020.01.006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l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文安德尔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明显降低饮食中甲硫氨酸的水平或能有效减缓高风险个体炎症和性障碍的发生和进展,比如多发性硬化症等。

机体中的很多细胞都会产生甲硫氨酸,而负责对诸如病原体等威胁产生反应的免疫细胞则不会产生甲硫氨酸,相反,刺激特定细胞类型(比如T细胞)的甲硫氨酸必须通过食物摄入来获取,尽管甲硫氨酸存在于多种食物中,但诸如肉类和鸡蛋等动物性产品含有较高水平的甲硫氨酸。研究者Russell Jones表示,甲硫氨酸对于健康的免疫系统至关重要,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易于患炎症和性障碍(诸如多发性硬化症)等个体而言,减少甲硫氨酸的摄入实际上能够减缓诱发疾病的免疫细胞的活性,并给患者带来较好的预后;相关研究结果或为后期科学家们开发新型膳食干预措施来治疗这些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

【4】

doi:10.1038/s41591-019-0675-0

近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教授Claudio Franceschi博士等人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慢性炎症发生的潜在机制。在其发表于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文章中,作者指出,包括感染,身体活动缺乏,饮食,环境因素,工业有毒物质和心理压力等在内有助于疾病的发生风险增高。

Claudio Franceschi教授的多年研究得出了“炎症衰老”的理论,根据该理论,衰老是一种全身性炎症过程,并引发与年龄有关的各类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II型和癌症等。“如今,慢性炎性疾病已成为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人的一生中时时刻刻伴随着慢性炎症的存在,并且增加了死亡的风险。

【5】

doi:10.1016/j.cmet.2019.11.019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谷氨酰胺(Glutamine)或能帮助肥胖人群降低机体脂肪组织的炎症并减少机体脂肪量,文章中,研究人员揭示了谷氨酰胺的水平如何改变多种类型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来阐明是否谷氨酰胺补充剂会被推荐作为治疗肥胖的新型疗法。

谷氨酰胺是一种拥有多种关键功能的氨基酸,比如其会为机体提供能量并维持良好的肠道健康,同时其还具有抗炎效应等;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收集来自52名肥胖和29名非肥胖女性腹部的脂肪组织,揭示了这些脂肪组织中代谢过程的不同;当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对比时,研究者发现,谷氨酰胺是两组之间差异最大的氨基酸,相比正常体重人群而言,肥胖人群机体脂肪组织中谷氨酰胺的平均水平较低,而较低水平的谷氨酰胺与较大的脂肪细胞尺寸和较高的体脂百分比直接相关,这与BMI无关。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