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7800家药店加入集采 32个品种最高加价15%

7800家药店加入集采 32个品种最高加价15%

  医药网4月7日讯 7800家门店主动加入集中采购,背后原因何在?32个品种加价率不超15%,市场反馈又将如何?

 

  7800家店加入集采,4月启动

 

  据云南省药品流通行业协会消息,近日,云南全省近51家连锁企业的7800家连锁门店积极申请加入云南省政府第二批带量采购工作,涉及32个零售药店在销售品种。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预计本月正式实施。

 

  也就是说,云南全省7800家门店,将选择同步跟进执行32个带量采购品种的中标价。

 

  32个品种跟进执行

 

  根据公开信息,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目录共涉及33个品种,其中32个为口服制剂,除了1个为注射剂-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外,其他均属于零售药店常规经营品种。

 

 

  一直以来,对于带量采购来说,政府都鼓励零售药店参与,不少省份也落实相关政策,要求药店参与进来。目前来说,主要有药店主动跟进和政府搭建平台自愿参与两种模式。

 

  一方面,零售药店可通过参与带量采购,获得优质采购价,同时也可能拿到更多处方品种。

 

  但同时另一方面,带量采购也对药店提出了更高的资金实力要求。

 

  无疑,对于集采,业内最关心的问题还是集中在相关品种的销售定价问题上,否则很多品种即便获得优质采购价,可能对于中小药店来说,也有一定压力。

 

  也就是说,带量采购对于零售药店来说虽是大势所趋,但销售定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药店经营者心中的“心结”,尤其是中小药店。

 

  最高加价15%

 

  根据《云南省零售药店实施药品集中采购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参加集采单位原则上需要按照上报计划完成年度采购量,出现异常需及时报备。

 

  在价格方面,须遵法守纪,政府谈判集采品种在门店销售价格差价率上浮不得超过15%。

 

  也就是说根据《公约》,零售药店可以享受政策倾斜,拿到比较好的处方品种并获得较低的采购价,但相应品种的销售价格也有了“天花板”,加价最高不得超过15%。

 

  对于加价不超15%的问题,业内人也看法各异。

 

  有药店老板表示:去年同一药品医院药店不同价现象出现后,为了留住客流,甚至不惜高成本采购也要进行低价销售,还不如目前加入带量采购,最起码采购价格低了。

 

  也有一线药店人表示:15%根本不能覆盖药店成本,水电、房租、人工成本都没少,这些处方品种也就为了留住顾客吧,赚不到钱。

 

  而对于加价销售如何定价的问题,浙江省医保局此前也出台过相关文件。

 

  今年1月8日,浙江省医保局发布《提升药品集中采购功能推进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全覆盖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就药品集中采购和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实施范围涉及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医保定点民营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零售药店。

 

  其中,《方案》对于零售药店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明确指出,全省所有定点零售药店执行统一的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在确定的医疗机构支付标准基础上上浮15%(不含国家和省谈判药品),最高不超过200元(以最小包装计)。

 

  也就是说,按照《方案》,浙江省所有定点零售药店如销售集采平台药品,只能在医疗机构支付价基础上加价15%,且最高只能加价200元。

 

  相比于云南省此次的支付价格,浙江省集采品种药店支付价的基础标准有所不同,基础价为确定的医疗机构支付价。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