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对Cr(VI)的长期驯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 |
驯化指生物体在人类的操控下发生特定进化的过程,通过驯化来提高微生物的污染物转化能力是提升环境微生物技术体系性能的重要途径。目前,人们更多关注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而对于微生物在驯化过程中如何获得对高浓度污染物的抗性和转化能力的机制仍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环境电化学团队以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菌株为主要研究对象,以Cr(VI)为目标污染物,通过在120天内不断增加Cr(VI)浓度逐步增强了S. oneidensis MR-1菌株对Cr(VI)的抗性和转化能力;对不同驯化阶段的菌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其基因突变情况,发现膜相关的基因变异,包括外排泵和转运体,是菌株产生Cr(VI)抗性的关键原因,表明微生物主要通过将Cr(VI)拒于胞外以实现高Cr(VI)环境下的生存;此外,与ATP结合、电子活性、信号转导和DNA修复相关的基因突变也是增强MR-1 菌株Cr(VI)抗性与转化能力的重要原因,从而从基因组水平阐明了其驯化机理。该研究从基因组水平深刻揭示了S. oneidensis MR-1通过驯化增强Cr(VI)抗性和还原能力的机制,以及长期污染物暴露对微生物的影响,对于理解微生物转化重金属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以Long-term adaptive evolution of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for establishment of high concentration Cr(VI) tolerance为题发表于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gineering上。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8640, 51478451)和中科院青促会(2018344)等的资助。(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JAMA子刊:受教育程度高竟成AD负面因素?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2025-07-09)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