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教授:新冠病毒尚未发现“实质性突变” |
![]() |
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人们对疫苗的期待与担忧并存。近日有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已经产生能切实影响致病性的突变,这些突变会给疫苗研发带来更大困难吗?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回应《中国科学报》:“现有疫苗的研发是基于目前病毒抗原情况而设计的。如果病毒出现变异情况,肯定会影响免疫效果,甚至‘脱靶’。目前研究表明,病毒有些变化,但还没发生实质性突变。”秦川将自己提到的“实质性突变”,定义为能引起疫苗脱靶的突变。除突变外,另一个让人忧心疫苗的理由是“ADE效应”(抗体依赖增强效应):某些病毒一次感染产生的抗体,不仅不能中和病毒,反而让二次感染的症状更加严重。ADE效应会导致部分疫苗无效甚至有害。对此秦川表示,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新冠病毒会产生ADE效应。“ADE现象确实是疫苗研发和使用中最担心的问题。尽管我们对恒河猴模型免疫攻毒后,肺部没有发生比对照组更重的病变,而是得到了改善,因而排除了ADE效应。但并不能说明所有疫苗都不会出现ADE现象,ADE效应是否出现是和每种疫苗的特性相关的。”她说。4月20日,秦川团队领衔在预印本论文平台bioRxiv上公开了首例新冠疫苗动物实验结果。数据显示,国产在研灭活疫苗PiCoVacc在小鼠、大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均可诱导新冠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产生。这些抗体能有效中和10株具有代表性的新冠病毒毒株,提示这种疫苗或对全世界广泛流行的新冠病毒具有广谱作用。重要的是,在接种 PiCoVacc 的恒河猴中,也没有观察到ADE效应和免疫病理情况恶化现象。当地时间4月23日,《科学》官网对本篇预印本论文进行了报道。新闻指出,在众多疫苗开发项目中,这是第一次看到一款新冠疫苗对动物产生了保护效果。除秦川团队外,浙江省疾控中心张严峻团队、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祥喜团队、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多家单位也参与了合作。(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JAMA子刊:受教育程度高竟成AD负面因素?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2025-07-09)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