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微小的血凝块使COVID |
![]() |
2020年5月5日讯 /BIOON /——专家说,COVID-19冠状病毒似乎能促进全身血液凝固,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这种病毒比其病毒家族的其他成员更致命。
医生观察到,一些患有严重的COVID-19的患者,他们的肺和其他主要器官会出现血块。
纽约市西奈山伊坎医学院肺部和重症监护医生Hooman Poor说,医生怀疑这些小血块是导致COVID-19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之一。
Poor说:"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肺部出现血栓的可能性。在COVID-19因肾衰竭需要透析的患者中,他们的导尿管每一秒都在凝结。"
图片来源:https://cn.bing.com
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传染病学教授Jeanne Marrazzo博士说,这些微小的血块也可能导致了COVID-19的一种独特症状:嗅觉的突然丧失。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看起来状态良好的病人会突然崩溃。
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传染病学教授Carlos del Rio博士说,与COVID-19有关的凝血现象如此明显,以至于"有些人在开始治疗时就开始说,"看,来医院的任何人都需要服用"血液稀释剂。"
根据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一份新的初步病例报告,Poor最近用tPA治疗了5名COVID-19的危重症患者,tPA是一种通常用于治疗患者的凝血药物。
Poor和他的同事注意到,这5名患者在疾病早期出现呼吸衰竭,同时血液中的氧含量和血凝块相关的蛋白标记物表明肺血凝块可能会使他们呼吸困难。
"我治疗的第一个病人有一个戏剧性的立即的反应,表明血凝块肯定是在她当时生病的过程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Poor说,这五个人的血氧水平都立即得到了改善,尽管最终都没有得到良好的结果。然而,他认为在对COVID-19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药物," Poor说。"如果不恰当地使用这些药物,就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比如大出血,那将是一种耻辱。"
Poor和他的同事们怀疑血凝块可能是造成人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原因,因为COVID-19患者的肺没有出现其他妨碍呼吸的病毒常见的僵硬。
Poor说:"当你的肺部出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异常,但却并不是特别僵硬时,你首先想到的是肺部血管出了问题。"
其他人也观察到血凝块与COVID-19。荷兰研究人员在4月10日的Thrombosis Research上的报告中说,他们发现,在重症监护中的感染冠状病毒的184名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出现了与血栓相关的并发症,可能是肺部或腿部的血栓,甚至与血栓导致的或心脏病发作一样严重。
Marrazzo说,肺部血块通常是由于腿部的大血块(深静脉血栓)破裂而进入肺部。病毒促进血凝块并不罕见,例如,艾滋病毒可以促进病人的凝血。但是为什么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促进血液凝固,至今仍有争议。
Poor和Marrazzo推测,病毒以某种方式破坏人体细胞,从而促进凝血。Poor注意到COVID-19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D-二聚体是一种由血块产生的小蛋白片段。
图片来源:https://cn.bing.com
发表在《生理学评论》(Physiological Reviews)杂志上的另一项最新研究指出,血浆纤溶酶(一种分解血块的关键酶)水平已经很高的人,往往有更严重的COVID-19感染。
研究负责人、德克萨斯大学泰勒卫生科学中心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教授Hong-Long Ji博士说,纤溶酶似乎有助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与人类细胞结合。
Ji说,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使用溶栓药物治疗COVID-19可能会适得其反,增强患者的感染。
"如果你给病人服用纤溶酶或其他种类的蛋白质来移除凝块,那么问题是这个病人体内仍然有病毒,而且每个重要器官都有出血的问题。"(100医药网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体脂率多少的男/女性最具吸引力?三项科学研究揭露“完美身材”:男性体脂率13-14%+肩腰比1.57;女性完美身材则更为严格 (2025-07-10)
- STTT:中科院/南开团队发现,膜蛋白TfR1可入核“劫持”p53,增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对抗化疗 (2025-07-10)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JAMA子刊:受教育程度高竟成AD负面因素?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2025-07-09)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