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现金流吃紧 绩效考核难题重重 |
![]() |
医药网5月7日讯 在如何解开“长期防疫+正常运营”的双重考题之外,公立医院负责人还无法回避另一道“大题”——年度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
收入可怜,花钱的地方却更多了。整个一季度,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让二三级公立医院的现金流几乎“坐吃山空”。
而防疫转向常态化、就诊人数的“缓慢”恢复,让医院的运营压力短时间内无法有效缓解。
面对难题,行业可能需要对绩效指标进行系统性的一揽子调整。
诊疗量疫后仍无法快速恢复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公布了2020年1-2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和2020年1-2月全国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病人费用情况。
从公示情况来看,1至2月份,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有7.0亿人次(不含湖北省、诊所及村卫生室数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同比下降21.3%。医院诊疗人次达3.9亿人次,同比降低25.9%。
其中,公立医院为3.3亿人次,同比降低25.7%,民营医院为0.6亿人次,同比降低26.5%。直观看民营医院的降幅超过公立医院,但就诊人次远远不如后者。
按照医院等级看,三级医院诊疗人次1.9亿人次,同比降低26.9%;二级医院诊疗人次1.5亿人次,同比降低23.1%;一级医院诊疗人次2487万人次,同比降低25.1%。
这意味着,受疫情影响,各级医院诊疗量缩水四分之一。
重庆市医疗机构月度诊疗人次图
(从上到下依次为基层、一级、二级、三级医院)
健康界研究院日前也以重庆市医疗机构为蓝本做过数据分析,一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在疫情期间的医疗业务量相对变化较小,二三级医院受到的业务冲击明显更大。如图所示,2020年2月份的下滑非常明显。尽管当前全国医疗机构已全面复工,但截至4月上旬,大部分公立医院的门诊量仍然低于往年。
不过,受北上广等大城市接收异地就医患者受限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处于区域医疗中心的省级三级综合医院就医患者的增长较为明显。
一季度收入腰斩已经“算好的”
提供医疗服务是医院取得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即便是在那些诊疗量快速恢复的医院,收入的增加也不能“解渴”。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总会计师、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刘宏伟向健康界粗略预估,今年三级综合医院一季度的收入可能是同期水平的55-60%,二级公立医院及三级专科医院的状况更是不容乐观,收入比例远远低于前者。
对比收入侧的“杯水车薪”,二三级公立医院在支出端的快速“烧钱”让原本就不宽裕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疫情期间,医院仍要维持基本的正常运转,在水电气暖、垃圾转运、人员工资、社会保险等各方面支出之外,医院还要强化感控的基建,以及防护物资、设备和消杀用品,同时要建立、改造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同时增添必要的救治设备和检测实验室。
每一项,都是新增的花销。
此前,就有河南省某二级医院院长向健康界透露,该院用于抗疫人员薪酬、防控物资的总花费已达千万元的水平。
这一情况在疫情之后有所缓解,但由于防疫转向常态化,防护及消杀用品的补充,将一直从医院已不富裕的“钱袋子”里定期掏钱。
财务状况萎靡直接影响多个绩效考核指标
综合目前的收支情况,刘宏伟认为现金流压力更大的是三级专科医院及二级医院。特别是接近疫情严重地区的二级医院,为了防止院内感染,接诊人数十分有限,需要政府帮忙“回血”。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会对医院运营造成哪些结构性的影响?又会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河南省某三级医院总会计师张文(化名)看来,疫情后期国家倡导的“两手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实际上意味着:正常诊疗秩序已经恢复,但防控依然融入其中,多环节的检测和和观察可能会让患者的住院天数延长。同时,降低住院患者的密度,也会降低收治规模和周转效率。
但在这种状态下,医院的花销并不能同比例降低。这就导致事实上增加了运行成本。
医院营收的骤减会直接影响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的哪些大题?
首先,事关“运营效率”就有不少难题待考;
二级医院“医疗盈余率”与三级医院“收支结余”在目前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严重的亏损;
“医疗收入增幅”也可能出现负增长;
如果没有财政资金大量注入,二三级医院的资产负债率将大幅度提高,不排除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二三级医院在收入减少的基础上,维持正常运行的能耗却无法降低,甚至会由于疫情防控大幅提高支出;
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预算变异太多,三级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如何实施?
二级医院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公益,以及生存下去,今年的“人才培养经费占比”如何考核?
在“长期防疫+正常运营”的双重考题之外,公立医院负责人将无法回避另一道“大题”——年度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自然·遗传学》:MSKCC团队发现,APOBEC3相关突变特征驱动乳腺癌耐药,可在乳腺癌早期或治疗前进行检测 (2025-05-23)
- 第一轮会议通知 (2025-05-23)
- STM:帕金森病治疗新突破!复旦/中科院团队发现,口服小分子MEK1/2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α (2025-05-23)
- Nature Aging:付小龙/柴人杰/高建刚团队发现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治疗靶点 (2025-05-23)
- 济民可信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获批上市 (2025-05-23)
- 小堂浴疗仪亮相老博会:从纳米助浴到小分子团浴疗的"心"飞跃 (2025-05-23)
- 存在适度诊疗等违规行动!北京7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被处置 (2025-05-23)
- 对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加推进完成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 (2025-05-23)
- 给免疫细胞装上导航仪!Br J Cancer:揭秘TIGIT抗体如何凭竞争上岗激活抗癌战斗力? (2025-05-23)
- shawkea蒲公英T1口服液能够提高卵子质量吗? (2025-05-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