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抑郁症!三招自测你是不是真正的快乐 |
![]() |
从张国荣到乔任梁,陈百强到崔雪莉,许多公众人物,正因不堪忍受抑郁症的折磨而选择结束他们本应绚烂多姿的生命。惋惜之余,我们不难发现,抑郁症已然成为威胁我们生命健康的一大元凶。
其中有一类特殊的人群因为各种原因(如激烈的竞争,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在他人面前显示自己的优越,要能“镇住”他人,争取更多的“粉丝”等等),他们总是向周围的人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表面看似开心,过着与正常人一样、甚至要优于正常人的生活,但内心实则抑郁。事实上,他们有可能患了微笑抑郁症。通常情况下服务行业人员(如服务员、推销员、空姐、护士等)、职场白领等更容易如此。
今年5月8日,是第72个“世界微笑日”。1948年,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将国际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定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过微笑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传递愉悦与友善。但我们的微笑,真的都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吗?
如何简单自测自己是否出现微笑抑郁症的倾向,不妨试试下面这三招:
首先,外表很乐观,总是选择将自我真实的情绪积压,并且不能及时调节和宣泄负面情绪。
其次,兴趣缺乏,对任何事情,包括之前感兴趣的活动,都难以提起兴致,行为被动。
最后,快感缺失,身体总是疲乏无力,内心没有轻松愉快的感觉,生活中明显感觉精力下降。
如果你出现了上述现象并已持续一段时间,一方面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如回忆一些以往经历中积极的一面,在这种回忆中接受积极反馈,引起自己发自内心的笑容;也可以一开始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微笑,哪怕是“装”,也要装一下。因为大笑,甚至微笑,都是动作反应,情绪可易引起不一样的动作,反之,动作也会引起不一样的情绪。大笑或者微笑这样的动作反应总是与积极的情绪联系在一起的,经过“装笑”的动作,引起积极的情绪反应,再多想想积极的事件,情绪会受到良好的调节,等等。
如果自己一时确实调节不了,建议尽快前往医院,由专业人士评估诊断后,接受相应的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吴瑞华进行科学性把关。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阳光明媚却“情绪流感”高发 春天“惹的祸”? (2025-04-01)
- 12356!“没事儿”热线如何解“心事”? (2025-01-07)
- “12356”热线来了!如何判断焦虑抑郁情绪是否成为病态? (2024-12-26)
- 临近开学如何做好心理准备?专家来为家长和孩子支招 (2024-08-28)
- 专家呼吁构建职场人群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2024-07-19)
- 浙江多方合力 共话青少年心理健康“最优解” (2024-06-25)
- 五部门启动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主题活动 (2024-05-30)
- 算命app排行榜前五名 算命app哪个好用? (2024-03-22)
- 谨防节后焦虑加疲劳 专家建议关注心理健康 (2024-02-05)
- 专家:儿童抑郁症≠成人抑郁症 或诱发嗜睡症状 (2023-10-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