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淋巴瘤治疗!武田抗体药物偶联物(ADC)Adcetris(安适利,维布妥昔单抗)获中国正式批准! |
![]() |
2020年05月16日讯 /BIOON/ --武田中国近日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正式批准安适利(英文商品名:Adcetris,通用名:brentuximab vedotin,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或CD30阳性霍奇金淋巴瘤(HL)成人患者。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淋巴瘤家族中70多个亚型的总称。在中国,淋巴瘤是十大恶性之一,死亡率最高。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93000人被为淋巴瘤,超过50000人死于淋巴瘤。目前,我国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的方法非常有限。
北京医院淋巴瘤科主任、Adcetris在中国注册研究的主要研究员朱军教授说:“我们预计Adcetris将为中国CD30阳性淋巴瘤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sALCL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都是表达CD30的淋巴瘤亚型。几十年来,中国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较低,其生活质量也受到负面影响。”
武田中国总裁Sean Shan表示:“Adcetris于2019年6月获得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优先审查,目前已获得NMPA的正式批准。这一“快车道”审批过程表明,中国政府决心加快向中国患者引进高度创新的药物。我们感谢NMPA的加速批准,以及该机构为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带来的希望。由于武田的目标是将患者放在我们所做一切的中心,我们致力于利用我们的全球研发能力和本地运营,加快我们带来创新药物的步伐,以满足中国患者未满足的需求,并支持政府的“健康中国2030”倡议。”
Adcetris在中国的批准,基于临床研究SG035-0004、SG035-0003、C25007的数据。在SG-035-0004研究中,58例复发或难治性sALCL患者中,97%的患者肿瘤缩小,5年生存率为60%。在SG-035-0003研究中,102例复发或难治性cHL患者中,94%的患者出现减少,中位总生存期(OS)从历史上的27.6个月增加到40.5个月。C25007研究是一项针对复发或难治性cHL患者(n=60)的IV期单臂研究,这些患者至少接受过一次化疗,并且在开始接受Adcetris治疗时不适合移植(SCT)或多药化疗;在本研究中,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0%(95%CI,37:63%)。
Adcetris:重新定义CD30阳性淋巴瘤治疗的标杆产品
Adcetris是一种抗体偶联药物(ADC),由靶向CD30蛋白的一种单克隆抗体和一种微管破坏剂(单甲基auristatin E,MMAE)通过一种蛋白酶敏感的交联剂偶联而成,该偶联技术为西雅图学公司的专有技术。CD30蛋白是经典霍奇金淋巴瘤(HL)及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的明确标志物,而Auristatin E可通过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作用阻碍细胞分裂。Adcetris在血液中可稳定存在,在被CD30阳性细胞内化后,可释放出MMAE。
Adcetris由西雅图学公司(Seattle Genetics)研制,武田于2009年达成授权协议,获得了该药在除美国和加拿大之外全球其他国家的商业化权利。截至目前,Adcetris已获全球70多个国家批准,适应适应症多达6个,不同国家适应症有所不同。
在美国,Adcetris已获批6个成人适应症,包括:(1)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强的松,一线治疗先前未接受过治疗(初治)的sALCL或其他表达CD30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包括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和未另行规定的PTCL;(2)联合环磷酰胺+长春花碱+达卡巴嗪,一线治疗先前未接受过治疗(初治)的III期或IV期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3)接受自体造血移植(ASCT)巩固术后有升高的复发或进展风险的cHL;(4)接受自体HSCT治疗失败、或不适合自体HSCT且接受至少2种多药化疗方案失败的cHL;(5)先前接受过至少一种多药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sALCL;(6)先前已接受过系统治疗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或表达CD30的蕈样肉芽肿(MF)。
目前,武田和西雅图学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一个大型的III期临床开发项目,目的是将Adcetris打造成一款治疗CD30阳性淋巴瘤的基础护理药物,并重新定义淋巴瘤的临床一线治疗。(100医药网100yiyao.com)
原文出处: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医保钱包开明地域再扩容,快来看看有您的他乡吗 (2025-07-10)
- STTT:上海九院李青峰/谢峰团队揭示巨痣/兽皮病致病新机制,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2025-07-10)
- Science重磅发现:人类成年后乃至老年时,大脑海马体中仍在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有助于记忆和学习 (2025-07-10)
- 体脂率多少的男/女性最具吸引力?三项科学研究揭露“完美身材”:男性体脂率13-14%+肩腰比1.57;女性完美身材则更为严格 (2025-07-10)
- STTT:中科院/南开团队发现,膜蛋白TfR1可入核“劫持”p53,增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对抗化疗 (2025-07-10)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