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个药,企业承诺:全国不供货了(附名单) |
![]() |
医药网5月25日讯 66个药,企业承诺:全国不供货了。
1.66个药,全国不卖了
5月21日,山西省药械集中竞价采购网发布了两则撤网通知,共涉及66个品规。
从以上通知我们可以发现,这66个品规都是主动撤网的,包括双黄连颗粒、清开灵注射液等中成药,也包括盐酸贝那普利片、妥布霉素滴眼液、克拉霉素胶囊等常用药。这些药品除了在山西撤销挂网资格,相关药企均提供了"全国统一不供货承诺"。
也就是说,这66个药,在全国医院都不卖了。
2.为何全国断供?
根据通知,66个药品之所以全国不供货,主要是由于原料价格上涨、生产线改造、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药品停产了。这几大停产的原因,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说到原料价格上涨,大家应该深有感触。近年来,部分原料药价格上涨的幅度,简直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例如201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接到举报反映,有医药经销公司垄断注射用葡萄糖酸钙原料药,造成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供应短缺,价格大幅上涨。与2014年的价格相比,2017年注射用葡萄糖酸钙原料药销售价格上涨更是高达19倍至54.6倍。
更早前,马来酸氯苯那敏在一个月之内,从400元/kg涨到23300元/kg,涨了58倍,苯酚更是从230元/kg涨到23000元/kg,涨幅高达99倍。
而在中药方面,中药材近年来价格的飙升,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有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作为中成药原料的中药材,有些价格已经翻了几个跟斗。
让药企成本飙升的,还有环保的投入。自环保税开征之后,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受影响最大。业内人士分析,国内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制药企业,若按照环保税法的计算,仅是污水处理成本上就要上亿元,而且,还不包括废气、固废等。
在如此高昂的成本下,药品的价格,却被压了又压。相关药企人士表示,由于一些产品的中标价实在太低了,中标后压根就没生产过。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因为竞品太多,而且产品还没什么销量。药企眼看竞争激烈,销量又很少,所以一些公司决定停产,也是情理之中。
附:山西省撤销挂网资格药品品规公布执行目录20200521

- 相关报道
-
- Nature:短暂使用抗生素会促使人类肠道细菌产生低成本的耐药性 (2025-04-28)
- 《自然·医学》:科学家开发出可以缓解抑郁症状的手机应用! (2025-04-28)
- Cell:科学家有望利用人工智能解锁机体小脑的奥秘 (2025-04-28)
- Cell子刊:人体试验证实,蒸煮比烧烤更健康,烹饪方式影响心血管代谢 (2025-04-28)
- JCI:少食多餐竟不如传统三餐?研究揭示饮食方式的改变或会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 (2025-04-28)
- 国度药监局:暂停出口印度一质料药 (2025-04-28)
- 被忽视的“经期头痛”,专家提醒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 (2025-04-28)
- 绵羊肠道微生物调控寒冷适应能力研究获进展 (2025-04-28)
- 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施行方案(2025—2030年) (2025-04-27)
- 展开“儿科和精力卫生服务年”行为(2025 (2025-04-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