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维持机体血压健康?这些研究值得一读! |
![]() |
图片来源:https://cn.bing.com
【6】
doi:10.1093/gerona/glz047
一项最新发表在Journal of Gerontology Series A上的研究发现每天食用200克蓝莓并持续一个月可以显著改善健康人体的血管功能以及收缩压。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对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研究。这些志愿者每天被随机给予含有200克蓝莓或者是相匹配的对照饮料。研究人员监控了志愿者血液和尿液中的化学物质以及他们的血液和肱动脉中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flow-mediated dilation,FMD),这是一个测量动脉在血流增加时血管如何扩张的指标,被认为是一个敏感的表征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生物标记物。
在随后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比较了蓝莓饮料和纯化的花青素的效果(一种决定一些蔬菜和水果的蓝、红、紫、粉色的植物化学成分)。他们还比较了含有相同含量的纤维、矿物质或者维生素的有色饮料的效果。他们的发现如下:饮用蓝莓饮料两小时后就可以观察到其对血管功能的影响,即使禁食一夜之后,这种效果仍然可以维持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血压下降了5 mmHg,这与常见的使用降压药的研究结果相似;含有纯化的花青素的饮料也会提高内皮的功能,内皮细胞是血液或者淋巴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屏障,在凝血和血压调解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无论是对照饮料还是含有相同的纤维、矿物质或者维生素的饮料都在饮用后2小时和6小时对FDM有显著的影响。
【7】
doi:10.1152/ajpheart.00389.2018
科学家们报告说,有更多的证据表明,高脂肪饮食对年轻男性和女性都有害,但究竟它们的有害性可能会因性别而异。虽然他们假设高脂肪的食物对男性的危害更大,但小鼠研究结果表明,在短短四周内,年轻的雄性和雌性大鼠的血压都会出现相应的增加。该研究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iology杂志上。
由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肥胖,女性体重和血压升高之间的关系更强,我们想看看女性是否也会出现同样的反应,他们发现,面对高脂肪摄入,年轻女性通常会出现心血管保护效应。虽然年轻的雄性大鼠,开始的血压高于女性,但两性都迅速发生相当程度的血压升高。高脂肪饮食还增加炎症促进T细胞,并减少主动脉中炎症抑制调节性T细胞或Tregs的数量。
【8】
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18.11801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Hypertens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罗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从螺旋藻中提取出的一种肽类或能通过扩张血管来抵御高血压,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后期开发出治疗高血压的新型疗法。
如今,螺旋藻因具有多种有益效应而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超级食物”,但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螺旋藻在机体中的作用机制,螺旋藻的学名为钝顶节旋藻(Arthrospira platensis),其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蓝,有时候其被归类为“蓝藻”,而且被认为是阿兹特克人(Aztecs)的食物。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一种来自螺旋藻中的提取物或能通过扩张血管来有效中和动脉高血压。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从螺旋藻中分离出了一种肽类(由氨基酸组成的特殊分子),当在实验室中对离体的动脉和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后他们发现,这种肽类能够扩张动脉血管,从而产生抗高血压的效应。
【9】
doi:10.1177/2047487318800072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萨里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照射蓝光或能降低机体血压,减少个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文章中,研究者让参与者全身暴露于大约450波长的蓝光中30分钟,这种剂量等同于每天的太阳光照射,同时让另外一组参与者暴露于对照光下;可见蓝光与紫外光刚好相反,其并不具有致癌特性,为了评估蓝光对机体的效应,研究者在实验前、实验期间及实验后两小时对参与者机体的血压、动脉硬度、血管膨胀程度及血浆中一氧化氮的水平进行了测定。
研究者发现,全身暴露于蓝光下能够明显降低机体收缩压几乎8mmHg,而对照光则对参与者并没有什么效应;而且照蓝光所诱发的机体血压降低的效应与临床上患者服用降压药所产生的降压效果相似。除了能够降低血压之外,研究者还发现,照蓝光能够帮助改善个体机体其它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标志物,比如降低动脉僵硬程度、增加血管松弛度等,这或许就表明,未来人们或许能够利用蓝光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每年心血管疾病在英国会引发超过15万人死亡。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医保钱包开明地域再扩容,快来看看有您的他乡吗 (2025-07-10)
- STTT:上海九院李青峰/谢峰团队揭示巨痣/兽皮病致病新机制,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2025-07-10)
- Science重磅发现:人类成年后乃至老年时,大脑海马体中仍在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有助于记忆和学习 (2025-07-10)
- 体脂率多少的男/女性最具吸引力?三项科学研究揭露“完美身材”:男性体脂率13-14%+肩腰比1.57;女性完美身材则更为严格 (2025-07-10)
- STTT:中科院/南开团队发现,膜蛋白TfR1可入核“劫持”p53,增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对抗化疗 (2025-07-10)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