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细胞因子风暴”可能缓解严重的COVID |
![]() |
2020年6月6日讯 /BIOON /——对于一些COVID-19患者来说,身体的免疫反应可能与导致疾病的病毒一样具有破坏性。一些危重病人持续的高烧、严重的呼吸窘迫和肺损伤都是免疫系统超负荷运转的迹象。
Howard Hughes的医学研究员Bert Vogelstein说,现在,一项新的将测试一种针对这种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的治疗方法。他和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团队目前正在招募试验参与者,其中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医院45至85岁的患者,他们患有COVID-19,但没有使用呼吸机或住在ICU。
他们的治疗方法是一种被称为alpha-受体阻滞剂的常见处方药,他们的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项医学声明数据分析表明,这种方法可能会在炎症加剧之前打破炎症过度的循环。
Vogelstein说:"我们所提倡的方法是,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即你知道他们已经感染,但在出现严重症状之前,对高危人群进行治疗。如果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对COVID-19是安全有效的,它可能会帮助许多人在家中安全地康复,并减轻医院资源的压力。"
图片来源:NIH
失控的反应
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并非COVID-19所独有。性疾病患者和接受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可能会出现类似的症状。这些反应被称为巨噬细胞激活综合征、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或者简称为"细胞因子风暴"。
当巨噬细胞(和一些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检测到病毒颗粒时,它们通过释放各种称为细胞因子的蛋白质来发出警报信息。这些细胞因子将其他免疫细胞吸引到这个部位中,产生一种适度的炎症反应,帮助身体抵抗病毒。但巨噬细胞也可以释放其他信号分子,称为儿茶酚胺,进一步放大这种反应,触发释放更多的细胞因子。结果是一个失控的反馈循环,就像雪球滚下山时越滚越大。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风湿病学家Maximilian Konig正在协助协调这项试验,他说:"似乎一旦这个过程开始,就无法适当地将其关闭。"
在COVID-19爆发之前,Vogelstein的团队已经在探索减轻免疫疗法治疗的癌症患者的炎症性免疫反应的方法。研究人员对一种名为alpha受体阻滞剂的药物很感兴趣,这种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前列腺疾病和,同时也会干扰细胞信号,从而引发细胞因子风暴。从理论上讲,alpha阻断剂可能会在细胞因子风暴开始前阻止它。
Vogelstein的研究小组在2018年的Nature杂志上报告说,给感染的老鼠使用alpha-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细胞因子风暴,减少死亡。而且,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疗法似乎不会损害免疫反应的其他方面。
避开风暴
Vogelstein的研究小组最近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提出,随着过去几个月美国COVID-19大流行的不断升级和重症患者出现细胞因子风暴症状,在人类中测试alpha受体阻滞剂的想法变得更加紧迫。
为了获得alpha受体阻滞剂的批准,Vogelstein的团队首先调查了医疗索赔数据。他们梳理了因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而住院的患者的记录,并分析了如果患者在不相关的情况下服用了alpha受体阻滞剂,其预后是否会更好。研究小组的初步结论是:服用alpha受体阻滞剂药物可降低因呼吸窘迫而死亡的风险。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经济学家Susan Athey说,单凭这一点,还不足以为COVID-19这样的全新疾病开出该药。Athey曾与Vogelstein的团队合作进行索赔分析。但这有助于支持该团队的。
图片来源;Nature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外科医生Chetan Bettegowda说,在试验中,COVID-19患者将在6天内接受一种名为哌唑嗪(prazosin)的alpha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且逐渐增加剂量。然后,该小组将评估接受该治疗的患者是否比接受标准治疗的患者有更低的ICU收治率或呼吸机使用率。他们将对每位患者进行60天的随访,但首批患者的初步数据可能会在数周至数月内获得。
如果试验结果表明alpha受体阻滞剂是安全有效的,研究小组希望对确诊为COVID-19但尚未住院的患者进行第二次试验。他们也鼓励其他医院的同事加入他们的工作,以更快地收集病人数据。
Vogelstein说,如果这种治疗有效,它将是第二种形式的预防,在症状变得严重之前减轻症状,而不是一开始就阻止感染。他说:"最终,希望能研制出一种疫苗,这将是预防的本质。但在疫苗问世之前,二级预防还是很有意义的。" (100医药网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1】
【2】Maximilian F. Konig et al, ,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20). DOI: 10.1172/JCI139642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医保钱包开明地域再扩容,快来看看有您的他乡吗 (2025-07-10)
- STTT:上海九院李青峰/谢峰团队揭示巨痣/兽皮病致病新机制,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2025-07-10)
- Science重磅发现:人类成年后乃至老年时,大脑海马体中仍在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有助于记忆和学习 (2025-07-10)
- 体脂率多少的男/女性最具吸引力?三项科学研究揭露“完美身材”:男性体脂率13-14%+肩腰比1.57;女性完美身材则更为严格 (2025-07-10)
- STTT:中科院/南开团队发现,膜蛋白TfR1可入核“劫持”p53,增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对抗化疗 (2025-07-10)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