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自然》杂志在11月不得不关注的重量级亮点 |
![]() |
这些作者确定这些神经元只出现在后肢的特定区域,这解释了为什么针刺在后肢起作用,而在腹部不起作用。
论文作者、哈佛医学院的丘福马教授说:“这项研究触及了针灸领域最基本的问题之一:身体区域或穴位选择性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是什么?”
这些作者特别感兴趣的一个领域是所谓的细胞因子风暴——大量细胞因子的快速释放,这通常会导致严重的全身炎症,并可由包括新冠肺炎、癌症治疗或脓毒症在内的许多事件触发。马说:“这种旺盛的免疫反应是一个重大的医学问题,死亡率非常高,达到15%到30%。即便如此,治疗细胞因子风暴的药物仍然缺乏。”
近几十年来,针灸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炎症的方法,在西医中越来越受欢迎。在这项技术中,身体表面的穴位受到机械刺激,触发神经信号,影响身体其他部位的功能。
棕榈酸代替亚油酸、油酸或硬脂酸,可以在去除刺激后长期增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转移潜能。
图片:nature,2021,doi :10.1038/s 14586-021-04075-0。
【4】
doi:10.1038/s 14586-021-04075-0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西班牙巴塞罗纳科学技术研究所和美国西北大学费恩伯格医学院分校的研究人员揭示了棕榈酸如何改变癌症基因组并增加癌症扩散的可能性。他们已经开始开发中断这一过程的治疗方法,并表示临床试验可能在未来几年开始。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11月10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题目为“膳食棕榈酸促进剂A Pro通过雪旺细胞转移记忆”。
癌症的转移或扩散仍然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转移性癌症患者只能治疗,而不能治愈。脂肪酸是我们身体和食物中脂肪的成分。我们饮食中的脂肪酸可以促进转移,但尚不清楚这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是否所有的脂肪酸都能促进转移。
这些结果表明,棕榈油中常见的脂肪酸棕榈酸可以促进小鼠口腔癌和黑色素瘤(一种致命的皮肤癌)的转移。其他被称为油酸和亚油酸的脂肪酸——在橄榄油和亚麻籽等食物中发现的-9和-6脂肪酸——没有显示出同样的效果。两种测试的脂肪酸都不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这项新的研究发现,来自喂食短期富含棕榈酸饮食的小鼠的肿瘤,或者在体外短暂暴露于棕榈酸的肿瘤细胞,即使在连续移植后(没有进一步暴露于高水平的棕榈酸)也是高度转移性的。即使从饮食中去除了棕榈酸,只接触棕榈酸很短时间的癌细胞仍然具有很高的转移潜能。
【5】
doi:10.1038/s 14586-021-04072-3
神经元通过电脉冲相互交流,电脉冲由控制钾离子和钠离子血浆流量的离子通道产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与其他哺乳动物的神经元相比,人类神经元中这些离子通道的数量远少于预期。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11月10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题目为《哺乳动物皮层第5层神经生物物理的异速生长规则》。
这些作者推测,这种离子通道密度的降低可能有助于人类大脑的进化,使其更有效地工作,从而可以将资源转移到执行复杂认知任务所需的其他能量密集型过程中。
该论文的作者、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大脑研究所的成员马克哈内特博士说,“如果大脑可以通过降低离子通道的密度来节省能量,它就可以将这些能量用于其他神经元或电路过程。”
Harnett和他的同事分析了10种不同哺乳动物的神经元,这是同类中最广泛的电生理研究,并确定了适用于他们研究的每个物种(除了人类)的“构建计划”。他们发现,随着神经元大小的增加,神经元中发现的离子通道密度也随之增加。
然而,人类神经元被证明是这一规则的明显例外。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前研究生Lou Beaulieu-Laroche表示,“之前的对比研究证实,人类大脑的结构与其他哺乳动物相同,因此我们惊讶地发现,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人类神经元是特殊的。”
【6】
doi:10.1038/s 14586-021-03903-7
UTX(又名KDM6A)可以编码组蛋白H3K27去甲基化酶,也是人类癌症中频繁突变的重要肿瘤抑制因子。然而,由于UTX的去甲基化酶活性通常不需要介导肿瘤抑制和发育调节,因此UTX的潜在分子活性目前尚不清楚。最近,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的一份题为“UTX凝结是其抑制肿瘤活动的基础”的研究报告中,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和其他机构的科学家揭示了一种常见的基因突变是如何剥夺人体抵抗癌症的自然能力的。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柳叶刀》子刊:日行七千步,有八大好处!迄今最大规模/最全面研究发现,日行七千步与八种健康风险最高降低47%相关 (2025-08-05)
- 胆固醇研究新进展:上海交大/南昌医学院联合团队揭示食管鳞癌耐药新机制 (2025-08-05)
- Biosensors:新型蓝牙智能生物传感器,唾液检测乳腺癌新突破! (2025-08-05)
- STTT:清华大学董家鸿院士团队发现肝癌治疗新靶点,逆转肝癌耐药性 (2025-08-05)
- 卓悦榜丨德达医疗荣膺"年度健康服务与智慧医疗最佳企业"奖项 (2025-08-05)
- 《自然》:流感唤醒休眠癌细胞!科学家发现,呼吸道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和IL-6会诱导休眠散播性癌细胞表型转变,诱发乳腺癌肺转移 (2025-08-05)
- 睡眠质量不好?可以试试高钾晚餐!研究发现:晚餐钾摄入与失眠程度显著相关!其利于稳定血压、改善神经-肌肉信号及神经递质平衡 (2025-08-05)
- 黄荷凤院士团队揭示不粘锅涂层微塑料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机制,并开发出治疗方法 (2025-08-05)
- 特朗普向 17 家制药巨头发函,强制实施最惠国药价 (2025-08-05)
- 两篇Science论文:冬眠的“超能力”被锁在人类DNA中,解除锁定有望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等疾病 (2025-08-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