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STTT:清华大学董家鸿院士团队发现肝癌治疗新靶点,逆转肝癌耐药性

STTT:清华大学董家鸿院士团队发现肝癌治疗新靶点,逆转肝癌耐药性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8-05 10:24

该研究发现并揭示了 AKR1B1 是一种关键的代谢重编程调控酶,不仅为理解肝细胞癌(HCC)耐药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开发新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策略以克服肝细胞癌的耐药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肝(HCC)是的主要亚型,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大多数肝细胞癌患者在疾病晚期才被确诊,因此全身系统性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肝细胞癌对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是临床上的一大挑战,这常常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和预后不良。

随着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的出现,我们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探究与耐药性相关的细胞异质性,并分析耐药细胞的遗传特征,这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见解,有助于更精确地阐明治疗耐药性的机制。

2025 年 8 月 1 日,清华大学董家鸿院士、王韫芳研究员等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期刊发表了题为:TargetingAKR1B1inhibits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to reverse systemic therapy resistanc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AKR1B1是一种关键的代谢重编程调控酶,并将其确定为肝细胞癌的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新靶点,靶向AKR1B1 以抑制代谢重编程,能够逆转肝细胞癌(HCC)的全身系统性治疗的耐药性。

肝细胞癌(HCC)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其对全身系统性治疗的耐药性仍是重大的临床挑战。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探讨了代谢重编程如何导致肝细胞癌(HCC)对全身系统性治疗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研究团队建立了具有多药耐药特性的肝细胞癌(HCC)细胞系,并观察到这些细胞的代谢活性增强。综合多组学分析揭示了葡萄糖-脂质和谷胱甘肽代谢通路的过度活跃,这些通路在支持增殖和存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研究团队进一步构建了肝细胞癌耐药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图谱,并确定了醛酮还原酶家族成员AKR1B1是这种重编程的关键调控因子,它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和增强应激耐受性来维持耐药性。研究团队还证实,AKR1B1 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的耐药性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此外,AKR1B1 的分泌特性不仅突显了其预测价值,还促进了耐药性的细胞间传递。

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证实,依帕司他(Epalrestat,一种临床上获批的AKR1B1 抑制剂,常用于治疗周围)与标准疗法(仑伐替尼)联合使用时,显著减轻了肝细胞癌的耐药性。

总的来说,该研究发现并揭示了 AKR1B1 是一种关键的代谢重编程调控酶,不仅为理解肝细胞癌(HCC)耐药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开发新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策略以克服肝细胞癌的耐药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