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交易》解读:为普通人争取更优惠的价格 |
![]() |
7日,中国国家医保局在官网公布了解读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的问答环节。国家医保局医疗管理司相关负责人在问答中表示,谈判人员在基金能承受、企业能接受的范围内,为老百姓争取更优惠的价格,这就是“灵魂议价”的魅力和价值。
本月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1年版全国医保药品目录。医保目录药品谈判中的“70万针高价药进医保”、“灵魂议价”等话题,近期也受到了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使公众对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有更全面、客观的了解,采访了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解读药品谈判安排及相关考量。
据介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是一项系统工作。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从5月份开始,到11月底结束,历时半年。从流程来看,主要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结果公布五个阶段。
其中,谈判阶段包括两个环节:一是组织专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综合考虑基金的承受能力等因素,科学计算确定每种药品的谈判底价,即医保基金能够承受的最高价格。二是组织专家与企业进行现场谈判,并现场确认结果。谈判药品列入目录,谈判结果确定为全国统一医保支付标准。谈判不成功的药品不列入目录。
该负责人表示,现场洽谈只是目录调整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灵魂议价”之前,无论是医保提供方还是企业,都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反复论证、评估、计算、沟通,确保谈判工作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并在整个过程中留下印记。
该负责人还表示,谈判底价是由医保部门组织专家计算的。一方面,医保部门组织相关企业对谈判合格的药品按照统一的模板提交计量数据,主要包括:药品基本信息、相关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信息、意向价格,以及相应的证据材料。
另一方面,医保部门组织药物经济学、医保管理等专家。从药品成本效果、预算影响、医保基金负担等角度进行科学测算。并形成医保基金能够承受的最高价格,即谈判底价,作为谈判者进行谈判的依据和底线。
对于谈判现场为何专家没有直接出示谈判底价,该负责人表示,谈判最终能否成功,取决于医保端和企业端的底线是否有交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医保谈判者的责任是利用谈判机制引导企业报出自己能接受的最低价格。
“也就是说,在资金能够承受、企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谈判者为老百姓争取更优惠的价格,这就是‘灵魂议价’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他说。(结束)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