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小口罩”关乎民生 这些人迫切而焦虑的问题有什么新变化?

“小口罩”关乎民生 这些人迫切而焦虑的问题有什么新变化?

“小口罩”关乎民生。口罩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今年以来,口罩抽检通过率有哪些新变化?打击非法制售口罩有哪些新措施?市场监管总局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批口罩抽检、质量安全标准等权威信息。

  抽查不合格率明显下降

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2021年非医用口罩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检出率明显低于2020年。口罩质量稳步提升的背后,是监管的强化和严格。

针对口罩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打造健康第一道防线。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司长刘敏介绍,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口罩产品质量专项抽查,重点检查过滤效率、防护效果等与防疫安全相关的产品指标,实现生产企业“尽可能多抽”,抽查覆盖全部产品。特别是加强对新设转产企业等口罩生产经营企业的抽样检查,做到“立即检查”“立即检查立即报告”“立即报告立即处置”。我们会在抽样后尽快进行检验,检验完成后尽快出具检验报告,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口罩分为医用口罩和非医用口罩。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副司长张琦表示,根据12315投诉举报平台反馈,2020年医疗口罩投诉5060件(平均每月422件),2021年上半年投诉245件(平均每月41件),医疗口罩质量持续提升。

“加强口罩质量风险隐患排查,强化问题口罩处置。”刘敏表示,要重点抓好企业熔喷布等关键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口罩的出厂检验、口罩的标签标识和标准的落实。一旦发现质量安全风险,要提前预警,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处置不合格产品,责令企业立即停止销售,并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防止其进入市场。

  这几类违法行为重点查处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于君表示,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聚焦口罩产品质量,开展了非医用口罩“助力企业保障人民安全健康”行动,清理了一批违法违规产品,查处了一批重大违法案件,解决了一批突出的质量安全问题。

在口罩执法检查方面,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查处这类违法行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和过期产品,将非医用口罩冒充医用口罩等。以假充真,哄抬物价,价格欺诈。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检查局副局长南军介绍,在打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专项行动中,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案件4.57万件,罚款7.12亿元,价值5.84亿元,移送公安机关1033件。在口罩、防护服等防疫产品领域认证活动专项整治行动中,对1.76万家防疫产品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帮扶,查处涉嫌违法案件375起,罚款3500余万元。

  未来三年将提升个体防护装备标准

中国已经正式实施

据介绍,市场监管部门将发挥政府部门品牌建设职能作用,引导企业打造品牌,以先进标准引领产品质量提升。目前,全国已开展5个口罩产业集群示范区培育,推广口罩品牌59个,培育口罩龙头企业227家,帮助1391家小微企业提升质量。(记者赵文君)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