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水生生物有遗传毒性

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水生生物有遗传毒性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2021-12-29 18:11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军在《危害性材料学报》(有害物质杂志)发表系列“姊妹论文”,揭示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斑马鱼肝、脑组织生态毒理作用的新机制,为评价其对水生生物的毒理作用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新型聚氯乙烯增塑剂。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军在《危害性材料学报》(有害物质杂志)发表系列“姊妹论文”,揭示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斑马鱼肝、脑组织生态毒理作用的新机制,为评价其对水生生物的毒理作用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新型聚氯乙烯增塑剂。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释放到环境中,造成组织癌变、发育畸形、生殖毒性、基因突变等不良影响。目前,虽然中国国家环境监测中心和美国环保局已将其列为环境优先污染物,但经常检测到水环境中存在高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从而危及水生生物的发育和繁殖。

王军以斑马鱼为模型生物,从生理、生化和遗传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长期低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水环境下斑马鱼肝脏和脑组织的毒性效应。他们主要分析了斑马鱼肝、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变化,并讨论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斑马鱼不同组织的氧化损伤和神经系统损伤。同时,通过测定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的变化,评价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斑马鱼DNA的损伤程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抗氧化基因和基因表达的变化。最后,用综合反应指数评价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斑马鱼肝、脑组织的毒性反应。

该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污染胁迫下,斑马鱼的抗氧化系统受损,抗氧化酶活性不同程度被激活,脂质过氧化增加,大脑神经系统受损,其神经相关酶活性在暴露后期受到明显抑制,诱发DNA损伤和相关基因表达改变,对水生生物造成毒性。可见,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水生生物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潜在风险。该研究可为水环境标准的制定和水环境生态健康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100yiyao.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