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进展: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口服胰岛素纳米给药系统 |
![]() |
来源:科技部生物中心2022年3月23日12:47
糖尿病因其高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口服给药因其无痛、方便而被广泛使用。但由于胃肠道内酶的降解和肠黏膜的低通透性,蛋白质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最近,中国科学家在口服胰岛素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克服了胰岛素口服吸收的多重障碍。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题为
由于其高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口服给药因其无痛、方便而被广泛使用。但由于胃肠道内酶的降解和肠黏膜的低通透性,蛋白质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最近,中国科学家在口服胰岛素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克服了胰岛素口服吸收的多重障碍。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题为“通过转移rin包衣的耐酸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实现的高效口服胰岛素给药”。
研究人员将胰岛素封装在多孔、耐酸的金属有机基质材料中,并用靶向蛋白修饰材料的外表面,从而构建了具有胰岛素保护和肠道转运功能的系统。耐酸的金属有机框架可以实现胰岛素的高负荷,与胃蛋白酶形成立体效应,从而保护胰岛素在胃肠道中不被水解;同时,耐酸性金属有机骨架还表现出控制释放的特性。此外,靶向蛋白可以与肠上皮细胞中广泛表达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通过受体介导的跨细胞途径实现胰岛素的高效输送。
这项研究开发的纳米系统可以很容易地整合靶向治疗蛋白和靶向蛋白,从而创建具有多种功能的纳米系统,这为未来广泛的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可能性。(100yiyao.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100医学网网站的版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都是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用100医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柳叶刀》子刊:日行七千步,有八大好处!迄今最大规模/最全面研究发现,日行七千步与八种健康风险最高降低47%相关 (2025-08-05)
- 胆固醇研究新进展:上海交大/南昌医学院联合团队揭示食管鳞癌耐药新机制 (2025-08-05)
- Biosensors:新型蓝牙智能生物传感器,唾液检测乳腺癌新突破! (2025-08-05)
- STTT:清华大学董家鸿院士团队发现肝癌治疗新靶点,逆转肝癌耐药性 (2025-08-05)
- 卓悦榜丨德达医疗荣膺"年度健康服务与智慧医疗最佳企业"奖项 (2025-08-05)
- 《自然》:流感唤醒休眠癌细胞!科学家发现,呼吸道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和IL-6会诱导休眠散播性癌细胞表型转变,诱发乳腺癌肺转移 (2025-08-05)
- 睡眠质量不好?可以试试高钾晚餐!研究发现:晚餐钾摄入与失眠程度显著相关!其利于稳定血压、改善神经-肌肉信号及神经递质平衡 (2025-08-05)
- 黄荷凤院士团队揭示不粘锅涂层微塑料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机制,并开发出治疗方法 (2025-08-05)
- 特朗普向 17 家制药巨头发函,强制实施最惠国药价 (2025-08-05)
- 两篇Science论文:冬眠的“超能力”被锁在人类DNA中,解除锁定有望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等疾病 (2025-08-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