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数:30000 已用完 请联系开发者*** 唯一PD |
![]() |
单药强,联合治疗才更强
2022年9月9日至13日,百济神州在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ESMO)上正式公布其自主研发的PD-1单抗百泽安 (通用名: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RATIONALE 301的最新数据:替雷利珠单抗成为全球唯一一款在单药一线治疗不可切除HCC的临床试验中取得阳性结果的免疫抑制剂。
试验证明替雷利珠单抗单药相较索拉非尼标准一线治疗,实现了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完全缓解率(CR)、缓解持续时间(DoR)等全面获益。中位总生存期为15.9个月,vs 14.1个月,更为抢眼的是客观缓解率达到对照组的近3倍(ORR=14.3% vs. 5.4%), 深度缓解超3倍(mDoR=36.1个月 vs. 11个月),并达成近10倍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CR 2.9% vs 0.3%);同时,替雷利珠单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一如既往,其中 3级TRAEs发生率降低58% (22.2% vs 53.4%)。继RATIONALE 208研究之后,替雷利珠单抗再次刷新肝癌疗效数据。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陈敏山教授表示: 基于RATIONALE 301研究的高级别循证,可以预见,替雷利珠单抗单药有望更新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成为不可切除HCC一线治疗的新标准,为全球患者带来强效安全治疗的新选择;也期待其在国内新增适应症的获批、医保纳入等都能够顺利推进,以更好的可及性造福于广大中国患者。
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排名第6和第3位,在我国高居第4和第2位,疾病负担庞大,我国尤为突出,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居全球之首,分别约占一半1,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和健康。超过三分之二的HCC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疾病晚期。70% 确诊的HCC患者不可手术切除。鉴于庞大的疾病负担和有限的治疗选择,不可切除HCC患者存在明显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RATIONALE 301(NCT03412773)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RCT)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替雷利珠单抗对比已经上市15年的索拉非尼,作为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HCC成人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入组了来自亚洲、欧美等地区共674例不可切除HCC患者。
本次RATIONALE301的数据也被安排在ESMO大会 最新突破摘要 (LBA,Late-breaking Abstract)这一公认的年会中最具分量的版块发表,这是对于该研究代表最具突破性价值的领域进展的认可和荣誉。
目前,替雷利珠单抗是我国获批HCC二线治疗适应症的PD-1单抗中CR率最高的药物。这次RATIONALE 301研究的结果更新让替雷利珠单抗成为晚期HCC一线治疗中疗效确定且安全性良好的新选择之一。而这项历时5年的全球临床研究的结果也意味着更强单药、更多联合治疗的可能,将为患者带来更为明确的获益。
据悉,替雷利珠单抗已在中国获批九项适应症, 共有5项适应症纳入医保目录,是国内获批适应症最多的PD-1药物,且最多纳入医保适应症的产品,牢牢占据了国产PD-1单抗第一梯队的位置,为中国患者带来国际品质、亲民价格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选择。
作为首个成功改造Fc段的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的独特结构优化使其对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 1 (PD-1) 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出现脱靶效应几率低,这些优势不仅为前期系列研究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为之后的临床探索与应用提供了方向。
截至目前,替雷利珠单抗已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开展或完成了超过22项潜在注册可用的临床试验,涵盖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性临床试验已超过11000例受试者入组,覆盖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食管鳞状细胞癌、胃癌等各个癌种。此外,替雷利珠单抗与其他药物(包括ociperlimab、sitravatinib和zanidatamab)联合用药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
参考资料
1,Sung H,et al.CA Cancer J Clin,2021,71(3):209-249.
2,Zhou M, et al. Lancet, 2019, 394(10204): 1145-1158.
3,Kim DY, Han KH. Epidemiology and surveilla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iver Cancer 1(1), 2 14 (201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金赛药业携手全球最大的脱敏治疗药企ALK,有望开启中国脱敏治疗新时代 (2025-09-18)
- Nature Methods:当百年病理学遇见AI——iSCALE赋能H&E图像,预测细胞级空间转录组 (2025-09-18)
- 《健康报》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数智医学研究院院长王慧:人工智能推动健康管理深度重构 (2025-09-18)
- Cell Stem Cell:血癌基因DNMT3A的惊人新角色!科学家解锁造血干细胞长寿的奥秘 (2025-09-18)
- 华人学者发表Nature论文,揭示这种基因突变为何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2025-09-18)
- 为什么感冒鼻塞时,吃东西会没味道?最新Nat. Commun:原来味道不仅需要味觉,还需要嗅觉! (2025-09-18)
- 《自然·免疫学》:打破传统认知!大坪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团队从头设计多肽,精准抑制细胞焦亡孔道功能,为炎症治疗开辟新途径 (2025-09-17)
- 流感季不用慌!Sci Adv:“抗体鸡尾酒”抗多种毒株还不怕突变,感染5天给药仍能救命 (2025-09-17)
- 新疆放慢构建当代中药家当系统 (2025-09-17)
- 《免疫》:科学家首次发现,最毒乳腺癌在转移前就拿下了抗癌前哨! (2025-09-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