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自然:清华大学陈筑成/李雪明团队揭示NuA4选择性乙酰化组蛋白H4的机制

自然:清华大学陈筑成/李雪明团队揭示NuA4选择性乙酰化组蛋白H4的机制

来源:生物世界2022-10-07 1:08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柱成教授与李雪明副教授合作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筑成教授与李雪明副教授合作,在Nature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NuA4乙酰转移酶复合物与核小体结合的结构(酿酒酵母NUA4乙酰转移酶复合物的核小体结构)的研究论文。

本研究揭示了乙酰转移酶NuA4结合核小体和组蛋白H4空间识别的机制,阐明了NuA4作为转录辅激活因子的结构基础。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DNA环绕组蛋白八聚体1.7圈,形成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核小体。组蛋白H4的N末端尾部与相邻的核小体相互作用,促进更高级染色体结构的形成和异染色质的沉默。核小体组装和异染色质形成阻碍了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如DNA复制、转录和损伤修复。

生物进化出一系列机制来克服核小体的障碍。其中组蛋白的乙酰化中和赖氨酸侧链的正电荷,招募其他染色质因子,从而调节染色质折叠、基因转录和DNA损伤修复。

NuA4和SAGA是酿酒酵母中两种重要的乙酰转移酶复合物,分别选择性乙酰化组蛋白H4和H3,并调节基因转录。NuA4和SAGA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前者是酵母存活所必需的唯一乙酰转移酶。作为转录辅激活剂,它们通过共同亚单位Tra1与转录因子结合被募集到启动子区域(图1a)。NuA4由于其基本功能,自发现以来的20多年间一直被持续研究,但其结构研究历史颇为曲折。目前,精细分子组装模式和识别底物核小体的机制尚不清楚。

NUA4的工作模式和核小体的结构。(a)a)nua 4和SAGA协同促进基因转录的工作模式图;(b)b)nua 4结合核小体的示意图;(c)c)nua 4-NCP复合材料的电子显微镜密度图。(d)d)nua 4各亚基结构域的组成图,颜色与电镜密度图一致。

诸宸-程研究组报道了NuA4活性中心Piccolo亚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其核小体的低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继续攻坚NuA4全酶的结构解析。然而,研究人员发现NuA4复合物的结构可塑性非常高,其活性中心的核小体结合部分无法获得稳定的构象。这是高质量结构分析的关键技术难点。

为了限制复杂结构的灵活性,研究小组在样品中加入了转录因子Gal4-VP16,并在核小体接头DNA中引入了相应的识别DNA序列作为上游激活信号(UAS)。此外,研究小组通过CMC(羧甲基辅酶a)对组蛋白H4K16位点进行化学修饰,并将H3K36位点三甲基化。与CMC NuA4的催化中心Esa1结合,稳定Esa1与核小体的相互作用;H3K36结合Eaf3亚单位。在突破了各种技术难题后,最终分析出NuA4结合核小体的冷冻电镜结构(8.8),局部分辨率为2.7-3.4。

由13个亚基组成的NuA4复合物可分为两个大模块(图1c,d):乙酰化模块(hat)和转录因子结合模块(tra)。HAT模块是piccolo亚复合物,由Esa1、Epl1的n端区域、Eaf6和Yng2组成;TRA模块由Tra1、Eaf1、Eaf2、Act1、Arp4和Epl1的c端区组成。Epl1的无序区连接HAT模块和TRA模块。此外,还有一个桥式结构弹性区。根据交联质谱,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个区域就是Eaf3/5/7亚基。这里可以看出NuA4复合体的结构是高度可塑性的。

该结构显示携带UAS的接头DNA延伸至Tra1亚基的特异性表面(图2a,b)。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这个表面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许多转录因子和Tra1结合位点都位于这个表面。因此,这个保守的表面被命名为转录因子结合表面(ABS)。这一发现为NuA4被转录因子募集到启动子区提供了结构基础。

在ABS的外围,研究人员发现多碱性氨基酸界面(PBS)与核小体的接头DNA相互作用(图2c)。研究人员通过体外生化和遗传实验验证了PBS的乙酰基转移活性和调节酵母碳源代谢的重要性(图2d,e)。

图2:2:nua 4和的TRA模块结构

核小体识别机理。(a)TRA模块的结构模型;(b)转录因子结合表面(ABS)的保守性;(c)多碱性氨基酸结合表面(PBS)的结构细节;(d)酵母遗传学实验显示PBS对NuA4发挥功能的重要性;(e)体外乙酰转移酶活性实验显示PBS对NuA4乙酰化活性的重要性。 催化中心HAT模块通过两个关键元件识别核小体的特定位点,结合在核小体盘状结构表面。其中Epl1的 arginine anchor 识别核小体的酸性区, 一段 double function loop(DFL) 识别核小体的超螺旋1.5(SHL 1.5)位置处DNA的小沟(图3a, c, d)。该核小体识别模式使得Esa1的活性口袋恰好处在H4 的N端尾巴上方。这个结构在全酶水平支持了H4尾巴空间位置识别机制(图3b)。该机制区别于常见的基于氨基酸序列识别的组蛋白修饰酶工作机制。 综上所述,该研究揭示了NuA4通过多个结构元件,协调识别核小体的机理(图1b)。ABS通过转录因子,PBS直接结合接头DNA,招募核小体至TRA模块的边缘;在此构象下使得HAT模块通过DFL和arginine anchor识别核小体的表面位点,从而发挥选择性乙酰化H4的功能。TRA模块与HAT模块之间的可塑性,使得NuA4能够适应复杂的染色体环境中被不同转录因子招募。除了Eaf5亚基之外,其他亚基在人源TIP60复合物中均存在同源蛋白。因此,该研究对于理解TIP60复合物的组装及工作机制提供了很好的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该工作TRA模块的结构被另外三个单独的NuA4复合物的结构研究所验证(预印版,见延伸阅读)。 图3 NuA4 HAT模块识别核小体的机理。(a)HAT模块结合核小体的结构模型;(b)HAT模块通过空间位置识别H4的模式图;(c)Arginine anchor局部电镜密度图及其与酸性区相互作用结构细节;(d)多肽竞争性实验显示Arginine anchor对NuA4乙酰化活性的重要性。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柱成教授、李雪明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4级博士生瞿珂珂(已毕业)和2017级博士生陈康净(已毕业)、王皓为共同第一作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