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医学》:ctDNA可以指导肠癌治疗!3期临床结果显示,ctDNA阴性肠癌患者或可接受强度较低的治疗 |
![]() |
《自然·医学》:ctDNA可以指导肠癌治疗!3期临床结果显示,ctDNA阴性肠癌患者或可接受强度较低的治疗
来源:奇点糕 2025-10-25 16:18
研究结果表明,ctDNA是强大的预后判断工具,基于它来指导治疗降级能显著减少化疗毒性,且疗效接近未经ctDNA指导的标准治疗。(CRC)依然是全球最常见且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其中III期癌症尤其具有挑战性,因为尽管接受了辅助化疗,复发率仍然很高。传统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基于奥沙利铂的化疗,这虽然能治愈部分患者,但对个体的疗效不确定。主要问题之一是无法精确预测哪些患者会从治疗中获益,导致许多患者承受不必要的副作用。
近年来,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探测体内微小残留病灶的 分子雷达 ,带来了颠覆性的希望。理论上,术后若检测不到ctDNA,意味着复发风险低,治疗或降级;反之,则需加码。这一治疗策略,在近日发表于《自然 医学》的DYNAMIC-III随机临床试验中得到了严谨的验证。
研究由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Jeanne Tie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研究结果表明,ctDNA是强大的预后判断工具,基于它来指导治疗降级能显著减少化疗毒性,且疗效接近未经ctDNA指导的标准治疗;但针对高危患者的治疗升级,ctDNA指导下的强化化疗方案并未能带来预期额外获益。

论文首页截图
该试验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66个中心招募了1,002名III期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至ctDNA指导治疗组或标准治疗组。ctDNA指导组在术后5-6周进行ctDNA水平检测,ctDNA阴性的患者接受降级治疗,ctDNA阳性的患者接受强化治疗。标准治疗组则根据常规进行治疗,不根据ctDNA状态进行调整。
该试验的主要终点为ctDNA阴性患者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RFS),而ctDNA阳性患者的主要终点为2年RFS。次要终点包括治疗相关住院率和治疗后ctDNA清除率。研究还评估了ctDNA负担(可检测的ctDNA数量)对复发风险的影响。
在968名可评估患者中,702名(72.5%)为ctDNA阴性,259名为ctDNA阳性。随访持续时间平均为47个月。结果表明,ctDNA阴性和阳性患者的RFS存在显著差异。ctDNA阴性患者的3年RFS为87%,而ctDNA阳性患者仅为49%(P 0.001)。
在ctDNA阴性组中,降级治疗(主要是减少奥沙利铂用量)导致RFS略低于标准治疗组(85.3% vs. 88.1%),但这一差异在学上并不显著,且未达到非劣效性标准。不过相比标准治疗,降级治疗确实帮助患者减轻了治疗负担,显著减少治疗相关的住院率和高等级不良事件(6.2% vs. 10.6%)。
另一方面,ctDNA阳性患者的治疗强化未能显示出预期的疗效明显改善。强化治疗组的2年RFS为51%,而标准治疗组为61%,差异不显著(HR=1.16,P=0.29)。
此外,ctDNA阳性患者中,ctDNA水平较高的患者复发风险更大。在治疗后仍有ctDNA阳性的患者,其3年RFS最低为14%,而清除ctDNA的患者为79%。
DYNAMIC-III试验结果为我们带来了三大启示:
首先,确认了ctDNA是一个强有力的复发风险预测工具,ctDNA水平越高,复发风险越大,化疗后能否转阴也直接影响预后。这提示我们,不应满足于 阳性/阴性 的二分法,而应结合定量结果与动态变化,实现更精细的风险分层。
其次,ctDNA阴性患者的降级治疗上,尽管统计上未完全达标,但降级治疗显著减少了化疗毒性,且在低危人群中效果良好。未来若能提高检测灵敏度,减少 假阴性 ,或许能进一步缩小与标准治疗的差距。
第三,关于ctDNA阳性患者的治疗强化。尽论上强化治疗会改善ctDNA阳性患者的生存,但试验未发现这一策略的任何获益。这表明,目前对这些高风险患者的治疗强化可能并不有效,需要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比如给予、治疗等。
总之,研究强调了ctDNA指导治疗在优化治疗中的潜力,特别是在低复发风险患者中采用降级治疗。然而,在ctDNA阳性患者中治疗强化未能带来预期的益处,呼吁对能够解决这一未满足需求的新疗法进行进一步研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自然·医学》:ctDNA可以指导肠癌治疗!3期临床结果显示,ctDNA阴性肠癌患者或可接受强度较低的治疗 (2025-10-25)
- 唐亚梅教授团队新研究提出卒中治疗优化方案 (2025-10-25)
- 迈迪斯亮相HICOOL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 微创导航技术破解临床穿刺难题 (2025-10-24)
- 清华大学最新Cell论文:娄智勇/饶子和团队发现冠状病毒复制模板循环与RNA加帽的协同机制 (2025-10-24)
- 攻克LAM肺修复难题!Nature Communications重磅:mTOR-IL-6轴驱动肺泡细胞衰老,双靶联合治疗或成破局关键 (2025-10-24)
- 抗肿瘤药物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快速监测研究获进展 (2025-10-24)
- 每 36 个娃就有 1 例,但病因成谜?! Transl Psychiatry:科学家破译自闭症患者的细胞“求救信” (2025-10-24)
- Nat Metabol:癌细胞也爱“吃醋”?科学家发现巨噬细胞竟是肝癌转移的“燃料供应商”! (2025-10-24)
- 全球首个百亿级人类基因组基础模型Genos发布! (2025-10-23)
- CRISPR编辑肝类器官破解凝血因子VII缺乏症难题!Haematologica开辟罕见出血病自体治疗新范式 (2025-10-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