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NEJM:人工视网膜,帮助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恢复视力

NEJM:人工视网膜,帮助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恢复视力

2025-10-25 来源:100医药网 2025-10-25 www.100yiyao.net 收藏本网址

来源:生物世界 2025-10-25 16:51

这项突破性研究通过向视网膜下植入一种微型、无线光电系统——PRIMA(光电视网膜植入微阵列),其尺寸仅为 2 毫米 × 2 毫米,厚度仅为 30 微米,通过手术植入视网膜下方,以替代丧失的感光细胞。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不可治愈的失明类型,它主要有两种类型 湿性 AMD 和干性 AMD,其中,干性 AMD 占 AMD 的 85%-90%,全世界有超过 500 万人受其影响,因此,相关研究通常是针对干性 AMD。在干性 AMD 中,患者的中央视网膜的感光细胞会在数年内逐渐死亡,导致患者中央视力逐渐丧失,他们无法辨认面孔,无法阅读,无法开车,也无法看电视。

人类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会将光信号转化为电化学信号,再传递给视网膜神经元,然后这些神经元再将信息传递给大脑的视觉处理区域。AMD 患者的感光细胞丧失,但视网膜神经元仍然存在,因此,根据光子照射模式对视网膜进行电刺激的感光植入物,理论上能够代替感光细胞,帮助恢复视觉。

2025 年 10 月 20 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一篇题为:Subretinal Photovoltaic Implant to Restore Vision in Geographic Atrophy Due to AMD的临床研究论文。

这项突破性研究通过向视网膜下植入一种微型、无线光电系统 PRIMA(光电视网膜植入微阵列),其尺寸仅为2 毫米 2 毫米,厚度仅为 30 微米,通过手术植入视网膜下方,以替代丧失的感光细胞。

PRIMA 系统在植入一年后,81% 的患者恢复了中央视力,他们的视力相较于基线水平有了临床意义的改善。研究团队表示,患者原本完全失明的视网膜区域的视力得以恢复,这让他们看清字母,阅读单词,得以正常生活。该研究标志着干性AMD 的治疗从 减缓病变 迈向 重建感知 的新阶段。

图片

在这项研究团队,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前瞻性、单组、基线对照的临床研究,共有 38 名 60岁的晚期干性 AMD 患者参与,他们双眼均存在地图状萎缩,视力至少为 1.2 logMAR,眼中央凹萎缩区大于植入物(直径超过 2.4 毫米),参与者双眼植入 PRIMA,然后佩戴 PRIMA 眼镜并进行训练。他们分别于 6 个月和 12 个月时进行视力评估。主要终点指标为从基线到植入后 12 个月视力有临床意义的改善(定义为 logMAR 减小不低于 0.2),安全性终点为截至 12 个月与手术或设备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的数量和严重程度。

图片

A.健康视网膜;B.老年性黄斑变性导致的视网膜地图样萎缩

PRIMA 系统最初由 Pixium Vision 公司开发,该公司去年被 Science Corporation 收购。该系统与之前的视网膜装置不同,它是无线的,而且是光电的,激活该系统的光子也为其供电。

PRIMA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PRIMA植入物(视网膜下光电芯片):其面积为2 毫米 2 毫米、厚度为30 微米

,共378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宽100 m,植入黄斑萎缩区下方,替代患者丧失的感光细胞;

2、PRIMA眼镜:患者佩戴的专用眼镜,其通过摄像头捕捉图像,通过投射模块将信号投射到PRIMA植入物;

3、便携处理器:负责信号转换,以及图像的放大和亮度调节。

图片

PRIMA 系统

图片

植入前和植入后的视网膜

这套系统能让使用者放大和缩小所看的目标物体,并调整对比度和亮度,但要熟练掌握这套系统,需要进行数月的高强度训练。

在接受治疗的 38 名患者中,有 32 名患者在 12 个月时进行了评估,未进行评估的 6 名患者中,有 3 人去世,1 人退出,2 人无法进行测试。在进行评估的 32 名患者中,PRIMA 系统使其中 26 人(81%)的视力较基线水平有了临床意义上的改善,相当于在标准视力表上能多看清两行字母。研究团队表示,大多数患者能够在家中使用 PRIMA 系统来阅读信件、单词和数字。

图片

患者植入后的视力变化情况

在安全性方面,共有 19 名参与者发生了 26 起严重不良事件。其中 21 起事件(占 81%)发生在手术后 2 个月内,20 起(占 95%)在发病后 2 个月内得到解决。患者在植入PRIMA 系统后的平均自然周围视力与基线水平相当,也就是说该系统改善了大多数患者的中央视力,且未对周围视力产生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视网膜植入物并非解决 AMD 的唯一途径,目前,还有研究正在探索利用疗法再生感光细胞、利用光遗传疗法向视网膜细胞中引入光敏蛋白,以及通过脑机接口接入大脑视觉皮层等方法来帮助 AMD 患者恢复视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四川省职称评审贵州省职称评审云南省职称评审 陕西省职称评审甘肃省职称评审青海省职称评审 北京市职称评审上海市职称评审天津市职称评审 重庆市职称评审河北职称评审山西职称评审 辽宁职称评审吉林职称评审黑龙江省职称评审 江苏职称评审浙江职称评审安徽职称评审 福建职称评审江西职称评审山东职称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