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三批集采药品 纳入独家品种 联动集采最低价 |
![]() |
11月4日,江苏公布全省第三轮药品采购计划(征求意见稿)。这份手稿的关键细节尚不清楚,但我们可以大致看到这部文集的大致轮廓。
集采范围:
已在江苏挂网的未过评品种,采购周期至少2年
这次采集的品种范围应该是江苏已经上网但还没有评估的品种。筛选出部分品种,拿出80%的库存(70%的抗生素)进行带量采购。
采购周期为两年,必要时可延长一年。所以理论上是三年,三年可以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企业要慎重决策。
数量采购价格已链接到江苏。
介绍广东替代价格
该方案的核心部分是选择规则,分为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两部分。
看到这里,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广东联盟的中成药西药分类方法。果然江苏这个集合的限价吸收了备选价格,一看就知道是广东的,因为是广东第一。
限价:江苏上网价和全国最低价(含备选),企业报价不得高于限价。本文不仅将替代价格考虑在内,还说明了数量采购价格已经与江苏挂钩。
独家品种
独家品种报价不高于全国最低价的,拟中选
独家品种如果从价格最低的省份中挑选,会带来80%的自有意向;在价格最低的省份,拿自己意向的30%。在此基础上,每减少1%的增加,账面金额比例增加5%。
这种价量联动机制可以看出,几乎是基于粤盟的规则。对于备选设置,按照减少的情况逐渐给出数量,有一种广式烧鹅作为馅料嵌入苏式月饼的视觉感。
非独家品种
报价最低的TOP40%或降幅达50%
同一集团内企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予以入选:
(1)按照报价由低到高的顺序,选取同组排名前40%的企业(四舍五入),同组入选企业最多不超过3家。报价相同时,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第一(以工信部最新版《中国医药统计年报》为准)。
(2)降幅达到50%的,不限制入选和入选企业数量。
以上两个条件,要么前40%的最低价可以选择,要么只要降幅达到50%就可以选择,数量不限。
对于非独家未评价品种,由于生产企业数量多,竞争激烈,评选规则只考虑价格因素,简单粗暴,有利于政策的快速实施。厂家还是考虑报价比较好,干脆干脆,不马虎。
进行组间/组内价格纠偏,进行价格平衡
拟选结果出来后,还没完,价格还得修正。这种做法是吸收全国第七批集中采集,对不同品种的价格进行限制。
所选企业的最终报价分为集团间整改和集团内整改两种方式:
(1)组间整改。所有拟中标的非独家品种价格最高的企业,按其最终报价与同品种最低报价的比值由高到低排序。如果排在前10%(四舍五入),则应进一步降低价格,使差价率达到其余90%待选投标企业的平均差价率。
也就是最高价和最低价的比例从高到低排序,前10%要减。怎么会?如果价差与最近90%的平均价差一致。
因此,最后入选的90%企业的平均差价是一个关键门槛,起到平衡非独家品种整体价格的作用。不恰当的类比
的,组内拟中选产品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a.价格≤同组最低价的 1.8 倍;b.降幅≥50%;c.单片(粒/支)价格≤0.1 元。
一看这三个条件,有一种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隔着电脑屏幕都能飘过来。这不就是国家药品集采的拟中选三条件吗?直接用到了江苏集采,只不过国家集采是采用充分条件,而江苏则作为必要条件,可见江苏活学活用。
这一纠偏方式在于对同组内企业之间的价格再次起到一个平衡作用,也就是同组内大家的加价差不能突破1.8倍、或者降幅需要在50%以上,或价格绝对值在1毛钱内。
那么,如果有企业就是不同意纠偏咋整呢?方案规定:
对不接受拟中选价格纠偏要求的拟中选企业,取消拟中选资格,不再递补。拟中选产品以最终报价为中选价格。
流标品种处理
对独家品种重点监测约谈,非独家增加一轮竞价
(1)独家品种流标。流标独家品种将在平台予以单独标识,其采购情况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并定期通报。公立医疗机构采购流标品种时应予以报告说明,对采购流标独家品种金额排名靠前的将予以约谈。
对独家流标品种进行重点监测+约谈,基本上可以断了临床继续按之前那样的用量了,这一招可出现企业消极参与或甚至不参与集采的风险。
而对于非独家流标,则增加一轮竞价,相当于给予一次机会,请各家企业慎重考虑后果,因为方案规定:对重新竞价后仍然流标的非独家品种,省平台挂网价最低的拟中选,其余企业在采购周期内暂停挂网。
(2)非独家品种流标。对流标非独家品种,增加一轮竞价,同品种所有企业合为一组重新报价,报价最低且不高于本产品全国最低价和我省挂网价的 1 家企业拟中选,最低报价企业 2 家及以上时,2021 年度省平台采购量大的企业优先。
采购量分配:
锁定价格较低的20%首先分配
其余60%医疗机构自主选择
在中选产品确定后,独家品种的约定采购量按照中选规则进行分配即可,关键是非独家品种的分配,直接决定了后续各家中选企业在医院的准入及使用量。
非独家品种分配分为两步:
第一步,分配优先量。医疗机构将同品种意向采购量的 20%作为优先量,分配给同品种价格最低的前 50%企业。
请注意,第一步是将最低价前50%的企业获得医院意向采购量的20%,这意味着医疗机构尽管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但第一步必须使用价格价低的企业的20%,等于是锁定了这部分采购量和价格,医院几乎没得选。这是法定的。
而第二步,则是余量60%(存量80%减去第一步已分配的20%),才是医疗机构真正有自主选择权的部分,但还是建立在“质优价宜”的指导意见上的。
第二步,分配剩余量。医疗机构可结合临床需求,将同品种意向采购量的 60%作为剩余量,分配给同品种中质优价宜的中选产品。
江苏对采购量的分配方式,看得出很多集采项目的影子,比如说高值耗材、胰岛素、中成药。削峰填谷+自主选择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分配方式。
小结
1、首先,我们应该从中看到,带量采购方式逐渐在替代和置换挂网采购,从江苏已经挂网中的未过评药品遴选部分产品进行带量采购,就可以充分看到这一趋势;
2、带量采购的价格正在联动,当然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北京药品、高值耗材集采的带量联动就已经开始显现,到江苏第三轮,考虑了各省省级、省际联盟的最低价作为关键限价指标,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3、江苏第三轮药品集采,借鉴、吸收了国家第七批集采,以及广东联盟集采的做法,在量价挂钩、采购量分配方式上,都有自己的思路,可见各项目之间的借鉴对下一个集采项目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
4、江苏考虑了价格纠偏因素,同时兼具组间和组内的价格平衡关系,这对稳定价格预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江苏采购量分配方式既锁定了价格价低的中选产品,同时也给医疗机构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企业应充分看到集采不仅在准入层面重视报价策略,同时也需要在临床层面进行报量、勾标管理。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云南普洱:深山藏“绿富暗码” 林下中药材长出致富新图景 (2025-05-09)
- 《老年医学科建设与治理指南(2025年版)》解读 (2025-05-09)
- 将牙膏中过硬颗粒的测验办法等7项办法归入化妆品平安技术规范(2015年版) (2025-05-08)
- 青海医保“全省通办”新增3项营业 (2025-05-08)
- 四川新增“免陪照护服务”缓解住院患者“照护难” (2025-05-08)
- 六部分结合反击!综合管理食物增加剂滥用成绩 (2025-05-07)
- 三家药企因垄断地塞米松磷酸钠质料药被处罚合计3.25亿 (2025-05-07)
- 续写“华北药都”新篇章:石家庄全力打造千亿生物医药洼地 (2025-05-0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电子胃镜等10个医疗东西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05-06)
- 对于优化下层医疗卫生气希望构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2025-05-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