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无利可图”就卖 大量单体药店加入集体采购

“无利可图”就卖 大量单体药店加入集体采购

先把时间拨回到2019年。

在2019年底到来之际,益康成为陕西省首家医院和门店同价销售中选药品的药店。当时全国只有几家大的连锁跟进,大部分药店对此持观望态度。然而今天,药店大规模加入收药队伍已成定局。

近日,江苏省医保局发布《关于首批申报参与带量采购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资质确认结果的公示》,2519家药店获批参与带量采购和阳光采购。令人惊讶的是,单体药店有1646家,占比65.3%。

此前,江苏省医保局发布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参与带量采购和阳光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中选药品在省内平台集中采购,定点药店按网络价格采购,并以“零差率”销售。药店的申请是自愿的,也就是说,这些个体药店是在主动拥抱“医院和门店同价”。

01 越来越多药店主动参加

随着药品征集的常态化、制度化和“提速扩面”,参与者的范围“扩大”了,纳入了更多的药店。

2018年11月,药品集采开始在全国11个城市试点。截至目前,已开展7批国家药品集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统计显示,前六批集中采购药品覆盖234个品种,涉及金额2370亿元,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品采购总量的30%。

截至2022年2月底,各地开展了44批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其中省级自主采购28批,省级联盟采购16批。每个省份平均开展5批药品采集,每个省份平均采集50种药品。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今年年底,力争通过国家组织采购和省联盟采购,实现每个省份平均覆盖350个以上品种。

在药品集采“扩容”的同时,各地药店也在“扩容”:2019年5月,山东发布通知,7月1日起将连锁药店纳入集采体系;2019年6月,上海发布《关于“限药店药品全面挂网公开议价”等有关事项的工作提示》,要求定点药店“全面推行药品网上公开议价采购”;2021年12月,河南将9000多家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征收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400家个体药店报名参加首轮集中采购试点,江苏大量个体药店主动加入,这表明药店加入集中采购是大势所趋。

由于“医院和门店同价”,药店无法靠差价赚取利润,只能无利可卖。而且未来会有更多零差价的药品进入药店销售。就像O2O,客户不卖可能会流失。

集中卖药,即使不赚钱,也能带来客流,创造其他销售机会。例如,山东省淄博市推出“国药进药店”后,全市药店平均客流量增长20%以上。

02 上市连锁加大引入力度

上市连锁近几年的季报和年报披露的内容显示,自身产品数量增长幅度较大,因此增加客流需求更为迫切,无疑是增加集药“客户吸引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易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将密切关注国家集中采购进展,通过厂商合作,大力引进国家集中采购品种。报告期内,累计新引进和收集品种数量超过600SKU。大参林2021年年报也声称“公司积极推进国家谈判品种、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品种和同名非中标品种的开发,与多家处方药生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完整的a

据了解,Xi将在现有205家慢性病定点药店的基础上,全面开放慢性病定点药店的申请。久而久之,大量的“双渠道”药店也是必然趋势。抓住市场机会,动不如不动,早动不如不动。

前不久,江苏镇江首批204家企业

医保定点零售药店通过验收成为“医保便民药店”,其中连锁门店150家、单体药店54家,覆盖了全市56个乡镇(街道):镇江市区83家、丹阳市44家、句容市57家、扬中市20家。

 

  据此不难推测,药店加入“集采”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选题。

 

  03 “求存”需应对多方面竞争

 

  大批单体药店加入集采,体现了单体药店经营者们主动应变求存的竞争意识。不过,在医药新零售的新环境里,药店面临的是多赛道的挑战。

 

  处方外流是大势所趋,据米内网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上年,药店在药品零售市场的份额超过26%。为了争夺外流处方药市场份额,除了“集采”门店的竞争,还有其他类型专业药店的竞争。漱玉平民的半年报表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其已在山东省内开设57家大病定点特药药房、270多家院边店、达标药房8家,其DTP药房含税销售额超5.7亿元,同比增长84.13%。

 

  大参林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实现营业收入50.97亿元,同比增长18.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21.06%。对于所获得的增长,此前的第三季度业绩预告中称主要“受益于‘带量采购’、‘双通道门店’、‘处方外流’等国家政策支持”。

 

  O2O是除处方药外流的另一条重要赛道,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网上药店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40.2%,而在2019、2010的增速分别高达51.6%、59%。2021年益丰的电商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11.28亿元,其中O2O 实现销售收入 7.81亿元,同比增长 95%。

 

  有统计结果表明,在广州、济南、西安等城市,市场份额的大小与连锁规模成正比,与龙头连锁相比,中小连锁的所占份额差距悬殊,很多都在1%以下,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在O2O这条重要性不断上升的主赛道上,单体药店的劣势更加明显。

 

  销售集采药品是为了吸客,为了增加利润,提高其他品类的利润空间则是必然,最理想的方法莫过于增加自营品类,如贴牌产品。2021上半年老百姓的自有品牌超600个,销售额达8.2亿元,同比增长101%,毛利额增长111%;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超15%,较去年同期增长7%以上。

 

  不过做贴牌或代理的前提是要具备厂家所需的销售规模,在这方面单体药店根本没有与大连锁对抗的能力。

 

  当然,与连锁药店相比单体药店也有自身的优势,如成本较低、反应敏捷、经营者经验丰富等,只要补上商品这块“短板”,仍有一战之力——去年和今年的“加盟”大战越打越激烈,说明单体药店仍会活下去,只是换了种生存方式。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