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掩模光学投影制备图案化银/聚苯胺核 |
![]() |
来源:理化所 2022-12-09 14:52
近年来,以聚苯胺(PANI)为代表的导电聚合物,因低成本、高稳定性和可调谐性能而引起关注。PANI/贵金属复合材料是PANI研究的重要分支,通过将导电聚合物PANI的特性与银纳米颗粒近年来,以聚苯胺(PANI)为代表的导电聚合物,因低成本、高稳定性和可调谐性能而引起关注。PANI/贵金属复合材料是PANI研究的重要分支,通过将导电聚合物PANI的特性与银纳米颗粒(AgNPs)的独特性能相结合,Ag/PANI复合材料有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气体检测、医学等领域。随着对器件小型化、集成化、便携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几何特征精细可控的Ag/PANI微纳结构的制备变得尤为重要。通常,Ag/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涉及多个步骤,较耗时且费力。喷墨打印作为3D打印技术之一,可通过快速、可重复和可扩展的方式沉积获取PANI图案层,但制备的微结构尺寸仍在毫米级;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具有冷加工、高精度和灵活的3D结构加工能力,却在大规模制备微纳结构的效率方面具有局限性。因此,亟需发展灵活、快速的制备技术来实现微纳结构的图案化。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中心有机纳米光子学实验室研究员郑美玲团队报道了可用于制备导电金属/聚合物图案的新型光还原聚合方法,在超快激光远场无掩模投影制备图案化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基于多光子吸收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该研究采用无掩模光学投影光刻(MOPL)技术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Ag/PANI纳米复合材料,并在不同的基底上灵活地实现了微纳米尺度上纳米复合图案的个性化设计和制备。该研究证实了基于Ag/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方形迷宫状微观结构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这一制备策略为传感器和探测器等微纳器件的制造开辟了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上。
研究团队前期发展的MOPL技术具有快速、灵活和高效的空间调制优势,可实现纳-微-宏跨尺度结构的高效制作。本研究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MOPL技术制备图案化Ag/PANI复合微结构的个性化制备策略(图1)。结合结构设计优化,科研人员首次在刚性基底或柔性基底上实现了由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组成的Ag/PANI微纳图案。研究发现,激光功率和曝光时间影响复合核-壳颗粒的成核和生长,其中团聚图案中单个核-壳颗粒平均直径为172nm。通过TEM和EDS表征的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和元素分析表明,在400nm激光束的照射下,硝酸银首先被还原为AgNPs。AgNPs的局域表面电磁场由于LSPR效应得以增强,形成了以AgNPs为核、ANI为壳的复合微纳结构。成核和生长机制的研究为探索和控制激光诱导聚合方法中的聚合和纳米结构形成提供了指导思路。在Ag/PANI微结构基底上的SERS光谱和成像结果表明,纳米复合微结构可有效地抑制荧光干扰。同时,Ag/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也被证明具有一定的电导率。本工作提出的利用MOPL技术灵活制备微纳米复合微结构的策略,不仅为导电聚合物的开发开辟了新途径,而且为导电聚合物在微纳米传感器和探测器等器件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图1.Ag/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无掩模光学投影制备策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J Hematol Oncol:突破T细胞白血病治疗瓶颈——双靶点CAR-T细胞有望带来新希望 (2025-07-09)
- 《自然·医学》:世卫组织最新预警!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万会患胃癌,76%归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2/3发生在亚洲 (2025-07-09)
- 精鼎医药宣布两位 FDA 权威专家加入我司咨询团队,进一步增强监管事务、医学及 AI 领域专业实力 (2025-07-08)
- Mater Today Bio:干细胞球联手纳米颗粒水凝胶精准改善糖尿病创面环境,加速伤口愈合新突破 (2025-07-08)
- J Anim Sci Biotechnol研究揭秘美味密码:益生菌联手重塑肠道菌群,经肠-肌轴提升猪肉鲜味与品质 (2025-07-08)
- Science: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2025-07-07)
- 《自然》子刊:刷新认知!哈佛团队发现,乙肝病毒自身或不致肝癌,但会增强致癌物的作用 (2025-07-07)
- 《科学》子刊:科学家揭示帕金森病中不同的发病轨迹,或为定义亚型和治疗靶点提供新见解! (2025-07-07)
- 《细胞》破解常见痴呆的治疗难题!“老药新用”有望恢复大脑功能 (2025-07-07)
-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4篇Cell论文:高度血管化的肺/肠道类器官;修复血管性痴呆;自身免疫病新疗法;同义突变调控性状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