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心”不是你的错,与生俱来的四种“自杀基因”或让你“关上心门” |
![]() |
来源:生物探索 2022-12-21 11:20
自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情绪障碍等病症最有可能导致一个人自杀。自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情绪障碍等病症最有可能导致一个人自杀。那么,自杀是否有遗传基础?如海明威家族,深陷 自杀诅咒 ,四代人都是自杀身亡:父亲和弟弟饮弹自尽,妹妹和长孙女服药自杀,其他的家庭成员没有自杀,但也大多酗酒、吸毒或患有精神疾病。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曾指出自杀(未遂和死亡)具备一条 亲子传播纽带 ,可在家庭中进行代际传递,其中基因遗传和后天养育环境对此都有影响[1]。
图1 海明威家族
在美国的自杀群体中,发现美国退伍军人自杀风险严重高于其他人群:2020年45979名美国人死于自杀,其中有6146人是退伍军人,占据13.4%的份额。自杀已成为45岁以下美国男性的第二大杀手。那么,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这些正值壮年的人自杀诱因是什么?是否有遗传基础?
2022年12月14日,杜克大学和达勒姆退伍军人局的研究人员对军人进行了一项大型研究,来找寻自杀退伍军人的生物学共性,探索自杀念头和行为(Suicidal thoughts and behaviors,SITB)是否有遗传基础。这项研究收集了633778名退伍军人的血液样本,其中121211名有自杀念头或企图。研究人员通过对样本进行测序以建立每个参与者的遗传概况,然后将其与他们的医疗记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四种基因的突变在自杀人群中更为普遍:ESR1、DRD2、DCC和TRAF3,这意味着自杀行为与遗传因素之间存在联系。
图2 研究成果(图源:[2])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Science:揭秘胰腺癌隐形外衣下的“神秘靶点”,免疫治疗迎来新曙光! (2025-05-16)
- 柳叶刀:低剂量IL (2025-05-16)
- 生命蓝图新窗口!Nature Methods:二维类胚胎延时培养,首现人类中胚层“乾坤大挪移”全景 (2025-05-15)
- 创新无限 向新而行|ISFO 2025 国际类器官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 (2025-05-15)
- Adv Sci:崔文国/杨莹/杨克团队开发首款基于中药当归活性成分的动脉粥样硬化靶向纳米递送系统 (2025-05-15)
- Biomaterials:关节响、疼得难受?新型仿生软骨类器官来帮忙,模拟真软骨实现精准修复! (2025-05-15)
- Nature Medicine:首款可缓解偏头痛发作前严重症状的药物 (2025-05-15)
- 研究揭示两条催产素信号通路协同作用介导小鼠救援行为 (2025-05-14)
- 胖友福音!iScience研究发现,Akk可调节肠道真菌和代谢物,经PI3K/Akt通路改善肝脏脂质代谢 (2025-05-14)
- Nature:不止DNA序列!染色质环化是何时、为何诞生在动物身上的?这项研究找到“遗失的环节” (2025-05-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