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端粒、线粒体和炎症,协同作用对抗癌症 |
![]() |
来源:生辉 2023-02-15 11:41
长期以来,众多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端粒、线粒体和炎症通路在衰老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然而,他们此前并注意到这些变化可能将在预防癌症方面发挥作用,因为这些要素通常被单独研究,而非结合起来看待。端粒(Telomere)是一段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特殊DNA序列,具有维持染色体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们还在细胞分裂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每经历一次分裂,细胞的端粒就会随之变短,直至细胞死亡。该过程能够去除端粒非常短和基因组不稳定的细胞,并且被认为是一种防止癌症的强大屏障。然而,目前还不清楚如何才能开启这种细胞死亡程序。
2023年2月8日,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Telomere-to-mitochondria signalling by ZBP1 mediates replicative crisis的研究论文。
这项研究表明,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与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当端粒短到一定程度时,其将开始与线粒体发生相互作用,并且这种相互作用能够进一步触发炎症反应,从而促进体内的肿瘤抑制机制,有效杀伤癌细胞。
在这张图中,花火的长度表示端粒长度,端粒向线粒体发送炎症信号(以花火的路径表示),端粒与线粒体的通讯激活了免疫系统,从而破坏了可能癌变的细胞。
研究表明,癌症通常是由于细胞内在遗传和表观遗传学层面发生突变所导致,这种突变能够使细胞避开由端粒所控制的增殖上限从而实现永生。
在此之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当端粒缩短到无法再保护染色体免受损坏的程度时,细胞就会陷入 危机 状态,其将可能通过自噬机制被清除。而在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试图了解在端粒极短的情况下,自噬依赖性细胞死亡程序是如何被激活的。
通过对人类成纤维细胞进行基因筛选,科学家们发现了相互依赖的免疫感应和炎症信号通路,其对于处在 危机 状态的细胞死亡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只有极短端粒发出的特定RNA分子(TERRA)能够在线粒体外表面以独特的方式激活先天免疫传感器Z-DNA结合蛋白1(ZBP1)和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该过程中,危机相关亚型ZBP1的mRNA水平上升,且依赖于MAVS的干扰素IFN信号也有所增强,这些证据表明上述免疫传感器在人体中引发了一系列炎症免疫反应。
总体而言,该研究揭示了一种由端粒介导的肿瘤抑制机制,即功能失调的端粒能够通过线粒体TERRA-ZBP1复合物激活先天免疫反应,从而消除即将转化为肿瘤的细胞。
ZBP1在 危机 期间介导先天免疫反应
Gerald Shadel(左)、Jan Karlseder(中)、Joe Nassour(右)
这项项研究证明了存在于端粒、线粒体和炎症之间的重要联系。 我们对于端粒与线粒体之间的作用感到十分兴奋,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教授Jan Karlseder表示, 它们能够在生物控制过程中协同发挥作用,从而启动相关通路以消灭可能发生癌变的细胞。
长期以来,众多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端粒、线粒体和炎症通路在衰老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然而,他们此前并注意到这些变化可能将在预防癌症方面发挥作用,因为这些要素通常被单独研究,而非结合起来看待。
该研究的另一通讯作者、索尔克研究所的Gerald Shadel教授表示, 这可能是第一项将所有这些衰老特征联系起来的研究。当前研究结果表明,极短的端粒会向线粒体发送RNA以引发炎症,在此之后,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存在于端粒和线粒体之间的复杂作用,这可能会在未来促进新型癌症疗法的发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生命蓝图新窗口!Nature Methods:二维类胚胎延时培养,首现人类中胚层“乾坤大挪移”全景 (2025-05-15)
- 创新无限 向新而行|ISFO 2025 国际类器官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 (2025-05-15)
- Adv Sci:崔文国/杨莹/杨克团队开发首款基于中药当归活性成分的动脉粥样硬化靶向纳米递送系统 (2025-05-15)
- Biomaterials:关节响、疼得难受?新型仿生软骨类器官来帮忙,模拟真软骨实现精准修复! (2025-05-15)
- Nature Medicine:首款可缓解偏头痛发作前严重症状的药物 (2025-05-15)
- 研究揭示两条催产素信号通路协同作用介导小鼠救援行为 (2025-05-14)
- 胖友福音!iScience研究发现,Akk可调节肠道真菌和代谢物,经PI3K/Akt通路改善肝脏脂质代谢 (2025-05-14)
- Nature:不止DNA序列!染色质环化是何时、为何诞生在动物身上的?这项研究找到“遗失的环节” (2025-05-14)
- 术后辅助适应症获批,阿美替尼加速三代EGFR (2025-05-14)
- Immunity:衰老癌细胞释放线粒体DNA,破坏抗肿瘤免疫 (2025-05-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