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研究人员发展出常压负离子质谱方法 |
![]()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快速分析与检测研究组研究员李海洋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大气压负离子飞行时间质谱仪器,提出了检测呼出气中氢氰酸(HCN)的气流辅助光电离质谱方法。该方法显著提升了呼出气中HCN直接测量的灵敏度和时间分辨能力,可实时跟踪志愿者单次呼气中HCN浓度水平,有望为肺纤维化病人早期提供有效手段。
HCN是化工生产和化学战剂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具有高挥发性、高吸附性。人体呼出气中也含有痕量的HCN。临床发现,肺部囊性纤维化(CF)患者呼出气体中HCN浓度较高,这与患者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关。因此,发展高灵敏的在线呼出气中HCN测量方法,有望实现CF疾病的快速筛查。由于HCN易溶于水、极易吸附于装置表面,直接测量高湿度呼出气中HCN面临灵敏度和响应速度的挑战。
该团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质谱电离源内,采用氦气反吹方法,降低高湿度样品气对电离的影响,同时提高离子传输效率,增强了HCN检测的灵敏度。该团队在采样系统中进一步增加动态吹扫,有效减小了HCN的吸附残留,提升了该方法的时间分辨。该方法将HCN的检测灵敏度提升了150倍,检测限达到0.3ppbv,时间分辨达到0.5s。该团队将这一技术用于跟踪监测志愿者漱口前后单次呼出气中HCN轮廓变化,可以区分出单次呼出气中HCN显著的 尖峰 和 平台 区间,分别反映了口腔和肺泡释放源的浓度水平,表明了该方法的抗干扰能力和HCN定量的准确性。
相关研究成果以Online Detection of HCN in Humid Exhaled Air by Gas Flow Assisted Negative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为题,发表在《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上。研究工作得到大连化物所科研创新等的支持。
大连化物所发展出常压负离子质谱方法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Science:重大进展!揭示CLN5基因编码的蛋白是BMP合酶,有望开发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疗法 (2023-10-24)
- Nature:来自噬菌体的强力反击!噬菌体产生抗CRISRP RNA来抑制细菌CRISPR–Cas系统 (2023-10-23)
- Nature:新研究揭开衰老过程背后的生物学秘密 (2023-10-23)
- 科研团队为睡眠障碍患者预测糖尿病风险提供新依据 (2023-10-23)
- 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人工智能在糖尿病管理方面的长篇综述 (2023-10-23)
- Polym Advan Technol:一种新型聚合物化合物可将质粒DNA高效导入漂浮的T细胞中,为构建新一代CAR (2023-10-23)
- Science:揭示自然突变和通过CRISPR基因编辑引入的工程突变对番茄大小的影响 (2023-10-23)
- Advanced Materials:徐志爱/徐雷鸣/于海军团队开发智能多肽偶联药物,“以动制动”克服胰腺癌免疫耐受 (2023-10-23)
- 研究发现:增加户外体育课不影响学习,是加强青少年体质和防控近视的有效措施 (2023-10-21)
- Aging Cell:减少人体的卡路里摄入可以增强肌肉并激活对健康非常重要的生物通路 (2023-10-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